圣愈超微粉颗粒对缺血性中风模型大鼠防治作用机理的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wxw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多因素结合的方法建立符合“气血双虚、血行瘀滞”证型的缺血性中风大鼠病证结合模型。通过实验研究圣愈超微粉颗粒对实验性缺血性中风大鼠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液流变学、脑细胞凋亡及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探讨其防治缺血性中风的部分作用机理。以文献报道的大量方药中的用药分析为依据,探讨缺血性中风病治疗中的用药规律。 方法:①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游泳加失血的方法制作“气血双虚、血行瘀滞”证的中医大鼠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大脑中动脉栓线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4小时再灌注24小时模型。设空白组、模型组、通脉颗粒组(阳性对照组)、圣愈超微粉高剂量组、圣愈超微粉低剂量组、圣愈普通粉高剂量组和圣愈普通粉低剂量组,通过观察造模大鼠一般状况,体重的变化,对血常规(RBC、 HB、PLT)和凝血功能(TT、PT、APTT、FIB)的影响,各组梗塞术后4小时、24小时神经功能评分,术后24小时大鼠死亡率,术后24小时取脑,TTC染色后计算梗塞灶面积,验证上述病证结合模型是否成功。②观察圣愈颗粒不同工艺、不同剂量对造模各组大鼠治疗前后各项观测指标的影响,如: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液流变学、HE染色后观察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后观察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质Caspasc-3的表达,探讨其防治缺血性中风的部分作用机理。 结果:①除普通粉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组动物体重变化与模型组相比,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动物脑梗塞面积、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变化与其它各组比较,均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死亡率、TT、PT、APTT、FIB值的变化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模型组和各用药组大鼠在大脑中动脉梗塞术后4小时及24小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行为异常改变,模型组动物行为异常得分显著高于空白组,除普通粉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②圣愈颗粒各组均不同程度地改善了造模大鼠的一般状况。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血小板1分钟、5分钟及最大聚集指数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阳性药对照组、超微粉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血小板1分钟聚集指数即有显著性意义(P<0.05)。当血小板聚集指数达到最大值时,除普通粉低剂量组外,其它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超微粉高剂量组与普通粉高剂量组比较,同样有显著差异(P<0.05),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亦具有显著差异(P<0.05)。③造模后大鼠各切变率下的全血比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升高,除普通粉低剂量组外,其余各组各切变率下的全血比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与模型组相比,均具有非常显著或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超微粉高剂量组与普通粉高剂量组比较,各切变率下全血比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有非常显著或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微高剂量组与微低剂量组比较,全血比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大鼠脑梗塞病理形态学及脑保护结果:模型组大鼠损伤侧大脑皮质可见明显的软化灶形成,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给与高剂量圣愈超微粉颗粒后,脑缺血模型大鼠损伤侧大脑皮质软化灶明显缩小,神经元变性程度显著减轻。模型组与空白组、阳性药对照组、超微粉高剂量组比较,缺血大脑皮质Casepase-3的表达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超微粉低剂量组、普通粉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成功建立了“气血双虚、血行瘀滞”证型缺血性中风大鼠模型;初步揭示圣愈颗粒能有效防治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和发展,并且圣愈超微粉颗粒剂的功效优于普通粉颗粒剂,高剂量的功效优于低剂量。
其他文献
<正>在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之际,7月13日,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党史研究室在徐忠主任带领下,应邀与上海经纬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经纬公司)
急性缺血性中风(Acute IschemiC Cerebral Stroke,ACIS)是内科急危症之一,多发于中老年人,并且近年又逐渐年轻化的趋势。脑中风有五高一低一多的特点: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