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显著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然而,由于地域、环境、经济政策以及居民个人能力等因素的差异,一部分居民的生活水平或经济收入仍远远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还有一部分居民因为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导致自身的某些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如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等。此时,政府有义务对这部分居民提供无偿的救助,这就形成了社会救助。而社会团体和民众广泛参与社会救助,可以有效地缓解政府单一提供社会救助的财政负担,并且具有时效性的特点,这在意外救助中更能得到体现。然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传统的思想观念以及生活、交流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众的道德水平。此外,由于近年来我国慈善丑闻的不断发生,民众参与社会救助的热情逐渐降低,进而出现了所谓的公众冷漠的问题。公众冷漠会抑制社会救助事业的发展,这对于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和谐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我们需要分析社会救助与公众冷漠二者之间的关系,设法通过制定或完善社会救助的相关制度,来缓解公众冷漠的问题,进而提高社会救助水平。明确公众冷漠的原因并予以改善,对提高民众参与社会救助的积极性、发展社会救助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就是从社会救助角度出发,采用实证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文献法等方法去探究如何通过社会救助制度的完善来缓解社会生活中公众冷漠现象,大致摘要如下:第一部分:导论。该部分首先介绍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指出课题是在民众道德下滑、参与社会救助积极性下降、社会救助过程中出现公众冷漠现象的社会背景下提出并加以研究的。研究社会救助中的公众冷漠问题,对提高民众道德水平和参与社会救助的积极性,进而发展社会救助事业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此外,本章还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社会救助制度的研究现状,并说明了本文研究的方法与框架以及论文的创新和不足。第二部分:本章详细阐述了社会救助内涵与公众冷漠的相关理论。社会救助的理论部分包括社会救助的基本定义、社会救助内容外延和社会救助的现实意义等内涵理论、社会救助的公共参与理论以及社会救助法制理论等内容;公众冷漠理论则主要阐述了社会公德理论及公众冷漠问题的涵义及其产生的原因等。第三部分:实证分析部分。首先,通过引入几个典型的公众冷漠案例,说明公众冷漠问题的现状。然后,结合案例从社会救助角度出发,分析引发公众冷漠问题的原因。具体原因大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第一、社会救助风尚缺失;第二、社会救助维权成本高;第三、社会救助立法缺失、惩治不严;第四、社会救助基金缺失;第五、慈善机构运行不透明。第四部分:本部分主要从法律角度介绍了国外应对公众冷漠问题的相关法律措施,如日本“遗弃罪”的设立、意大利和德国的《刑法》中关于“见死不救”行为的处罚规定等。结合这些国家相关法律制度对提高社会公德的现实意义,对比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空白,明确完善社会救助相关法律规范的重要性。第五部分:本章结合各种引发公众冷漠问题的原因,从社会救助角度出发,借鉴国外应对公众冷漠问题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实际情况,提出缓解公众冷漠问题的一些对策,具体包括营造良好的社会救助风尚、降低社会救助维权成本、完善社会救助相关法律、建立社会救助应急基金和倡导慈善机构运行透明化等五个方面内容。此外,文章还就得出的研究结论和提出对策的可行性前提进行了分析,指出只有在政府从法律、制度和教育等角度对社会救助的内容与方向进行规范和引导、公民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摒弃“物质至上”的错误理念的条件下,加强社会救助制度完善以缓解公众冷漠问题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我国的社会救助事业才会取得更加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