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安全系统中间件的研究与设计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bin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来国家加大了对RFID关键技术及其典型应用系统的研发和推广,给RFID产业的发展和国家物联网的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基于RFID技术的应用系统广泛于应用于不同领域,如物流、邮政、民航、交通、票务、防伪及身份标识等[1],但同时安全隐患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已成为其本身发展的瓶颈[2]。RFID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标签本身的数据访问缺陷;读和写RFID芯片数据的过程中受到攻击,标签信息被截获、破解和篡改;具有潜在隐患的读写器到后台的通信给RFID系统带来的威胁[3];RFID产品的低成本与其处理能力、安全加解密算法的复杂性之间的矛盾[4]。在移动设备和分布式应用系统上的扩展应用,一些新的安全需求开始产生,给RFID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因此设计出全面灵活的安全解决方案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6]。本文从提高安全性能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当前RFID系统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风险,针对这些安全隐患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应满足的安全需求,并系统地提出了加强安全的RFID中间件的整体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了分层架构,具有高内聚、低耦合,开发简单方便,良好的复用性和可扩展性,易于与当前已有的系统访问控制模型相结合等优点。然后在密码学、PKI标准、数字证书、SSL协议、数字签名认证及其在安全应用方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中间件的详细设计及实现方法。密码学方面,分析了对称和非对称加密技术,两者的综合使用构成了RFID安全中间件的核心技术;在讨论与PKI相关的技术中,主要阐述了PKI标准的部件组成,相关的安全协议,例如SSL协议、X.509协议,以及数字证书的申请、签发、撤销、更新等;SSL认证技术及协议分析方面,分析了SSL协议的组成和体系结构,SSL握手协议的工作过程;数字签名方面详细分析了签名和验证过程。结合安全领域的这些最新研究成果,应用到RFID中间件系统中,有效地保障了系统的安全性。在文章的最后,对系统主要设计模块进行了功能测试,验证了所设计的安全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同时指出了该设计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安全保障技术的特殊性,例如要求其具有低成本性、高效率性、低复杂度性等,因此在设计的时候要全面考虑,频繁地加密和解密将会影响系统的性能,花费大量的时间,极大地消耗系统的资源。如何在安全需求和性能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将是升级系统所要考虑的关键所在。
其他文献
突发事件都具有随机性、突然性和危害性的特征。在互联网环境下,突发事件网络信息通过新闻、评论、发贴、回复等形式反映出来,具有传播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等显著特点,这使
本文为了提高在线事务处理系统对数据库高可用性和高可扩展性的迫切需求,在现有关系型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将数据库分片技术与数据库复制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来提高整个系统的扩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深入发展,用户越来越多地从被动接受网站发布的信息转变为主动获取、发布、共事和传播信息。因此,如今的互联网上存在着大量带有主观的观点和情感的文本,
如今,无处不在的反应式系统(Reactive System)已经广泛深入了人们的生活,典型的反应式系统有操作系统、网络协议、飞机航线控制系统甚至核反应堆控制系统等。为了精确地描述
人群监控是智能监控中近年来新兴的一个方向,主要研究在高密度人群场景中的各种监控问题。一方面,由于人群监控处理的对象是与个体目标差异较大的人群,因而对处理分析算法提出了
随着互联网特别是Web3.0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从单纯的信息获取者变成了网络内容的主动制造者。人们产生的文本数据也在网路上不断增加,互联网成为人们发表看法、获取观点的
随着网络技术在嵌入式系统中的成功应用,越来越多的嵌入式设备连接到Internet。因为嵌入式系统资源受限的特点,当前广泛应用的轻量级TCP/IP协议栈并没有考虑到网络安全因素,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中传输和存储的数据越来越多,而这些数据中往往存在大量的冗余数据,给网络带宽和存储设备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删除数据中的重复数据,可以大大地节省网络带
随着网络通信与数据库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不再被单一地部署在同一台服务器或同一地点,而是分布式的部署在很多台机器上,这些服务器分散在不同的单位和部门,甚至处于不同的地
面对“业务网络化,终端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用户可以便捷地使用各类业务和应用,越来越重视体验的效果。于是,用户的体验质量成了业务成功与否的关键,用户体验管理成为了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