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心房颤动是临床常见心律失常之一,房颤是引起体循环动脉血管栓塞、急性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房颤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与高龄、心脏结构重构、氧化应激、自主神经病变、microRNA等有关。随着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与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罹患房颤的人数可能会出现快速地增长,因此及早识别房颤危险因素将受益于更多患者。荟萃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可能与代谢综合征、氧化应激及交感神经活性激活有关,T2DM并发房颤的几率升高约34%。C肽又称连接肽(connecting peptide,C-P),是含31个氨基酸的多肽类激素,其与胰岛素组成胰岛素原,血液中C肽与胰岛素的分泌量呈平行等比例(1:1)关系,且不受外源胰岛素影响,测定C肽可反应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新近研究发现C肽具有抗氧化应激、抗细胞凋亡、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和促进糖的利用等作用,上述生物学作用与房颤的发生发展存在共同机制,因此提出C肽可能参与了T2DM患者房颤的发生发展过程这一假说。目前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房颤的发生与糖尿病代谢标志物C肽之间关系的研究尚少,为明确两者之间有无关联及探讨更多T2DM并发房颤的危险因素遂进行以下研究。研究目的研究C肽在2型糖尿病并发房颤时的变化,初步探索C肽与房颤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寻找T2DM并发房颤的更多相关因素。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住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符合国际上通用的WHO糖尿病专家委员会(2005)提出的诊断和分类标准,排除高血压、严重贫血、先天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减退症、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等共入选107例。依据是否并发房颤将入选患者分为房颤组(n=27例)、非房颤组(n=80例)。连续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记录患者基线临床资料:基本信息、实验室检查等辅助检查,并依据统计学知识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房颤组年龄大于非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两组在糖尿病病程、男女比例分布、体重指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得出两组空腹C肽、2小时C肽、C肽差值、空腹血糖、尿酸、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间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总胆红素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室间隔、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左室舒张末容积、左室收缩末容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上P<0.05。2.不同空腹C肽水平与房颤发生的概率不相同。空腹C肽、2小时C肽与体重指数、尿酸呈正相关,P<0.05;空腹C肽、2小时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P<0.05,空腹C肽与HDL呈负相关。3.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着左心房内径增大发生房颤的风险增加,P<0.05,空腹C肽浓度、2小时C肽、C肽差值不是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本研究得出C肽可能既不是T2DM并发房颤的危险因素也不是其保护因素,C肽的生物学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左心组织明显重构是T2DM并发房颤的病理学改变,左心房内径增大是T2DM并发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