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岩溶空间分布规律及塌陷风险评价研究--以深圳某区为例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1987_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是中国第一个全部城镇化的城市,也是我国岩溶分布的主要地区。目前探查出的可溶岩面积约占城区面积的10.8%,且多为覆盖型岩溶,埋藏于第四系地层之下,必须借助于勘探手段,才能查明岩溶的发育程度或分布情况。如何准确、经济的确定城市地下岩溶性质及位置规模等特征,是当前城市岩溶探测中的一大难题,也是开展城市岩溶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基础。
  深圳地区早期曾发生过20多次岩溶塌陷,分布在全市各区覆盖层较薄区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畜伤亡、居民房屋倒塌、工程项目停顿等,损失巨大。目前深圳已被划为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发展速度快,经济总量大,人口密度大,国际影响大,一旦发生岩溶塌陷灾害将会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不可估量的损失。城市作为人口与经济的集中区,塌陷引发的风险最为突出。因此,从防灾减灾角度出发,探明城市地下岩溶发育分布规律,开展城市岩溶塌陷风险评价研究,是确保位于岩溶分布区城市地质安全的重要措施,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本文以深圳某区30km2范围为研究区域,采用多学科综合的方法对城市岩溶的探测、发育分布、塌陷风险进行系统性的研究。综合分析了岩溶发育的地质环境背景,采用了适合城市岩溶的综合探测方法,揭示了地下岩溶的发育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岩溶发育影响因素。在岩溶塌陷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研究区塌陷点岩溶塌陷的作用机理。基于城市环境的特殊性,将城市法定图则应用于风险评价,结合岩溶塌陷形成的基础地质条件、人为条件、承灾体易损性条件,综合使用多种评价方法,构建了研究区风险评价体系和模型,实现了研究区地面塌陷灾害的风险等级评价。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是:
  (1)综合研究了岩溶区地质环境背景
  区域可溶岩为石炭系下统石磴子组的大理岩、灰岩,主要分布在第四系冲洪积和残坡积下,少量位于石炭系测水组砂岩和花岗岩之下。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岩溶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岩溶水的富水程度为中等,松散岩类孔隙水的富水程度为贫乏~中等。区域地质构造复杂,东西南北存在多条断裂,将研究区与周围切割开。北西向碧岭断裂、北东向的汤坑断裂、北东向的坪山断裂、北西向的咸水湖断裂对区域岩溶发育影响最大。
  (2)采用了适合城市环境下的岩溶综合探测方法
  以前期科研成果为基础,遵循重点区域重点调查原则,以探明溶洞、土洞为目标,使用了高密度电法、地质雷达、弹性波CT、瞬变电磁这四种物探方法以及钻探手段对重点区域展开探测,共完成高密度电法测线48条,地质雷达测线14条,弹性波CT成像3对,瞬变电磁测线2条,地质钻孔共43个。经反复对比试验,综合考虑采用高密度电法对研究区岩溶进行探测,对重点区域实施钻探验证,搜集片区已有钻探数据对物探成果进行补充,探明了研究区溶洞的位置、规模、形态及填充,是一种快捷、经济、无损且较好地反映城市地下岩溶信息的有效方案。
  (3)揭示了城市岩溶发育特征、空间分布规律
  研究区岩溶主要是覆盖型岩溶,分布全区。岩溶发育形态以溶洞、土洞、溶蚀溶槽为主,岩溶总体上处于弱~中等发育的水平。溶洞多为半填充、全填充溶洞,从西到东,溶洞填充物呈现出含砾粘性土~粘性土、砂质粘性土~细沙、中粗砂这一变化过程。大部分无填充,半填充溶洞处于发育期。溶洞剖面整体呈现出椭圆形或不规则面状。
  溶洞总体分布呈现出较大的不均匀性,溶洞发育以小~中型溶洞为主,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部及西部,大型溶洞主要分布在东部,中部仅有少量大型、特大型溶洞分布。多层溶洞主要分布在硼茜矿区东侧,牛角龙区域和咸水湖区域,具有明显的区域特性。岩溶高程分布规律呈西高东低的趋势,与区域地势变化一致。岩溶垂向分布规律表现为随深度增加发育逐渐减弱,总体在15~40m埋深范围比较发育,多层溶洞发育深度较浅。随着埋深的增加,小型、中型溶洞比例逐渐降低,而大型~特大型溶洞比例逐渐增加。反映在平面上岩溶发育深度规律为西部发育较浅,中部发育最深,东部发育深度次之。
  岩溶发育主要受水文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性条件的影响。其中地质构造起主导作用,区域内存在多条断裂构造,在丰富的的地表水系、地下水补给作用下,不仅为地下岩溶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也控制了岩溶发育方向。
  (4)研究了岩溶地面塌陷成因与机理
  分析得出研究区岩溶塌陷主要受岩溶发育、岩性、盖层条件影响,并存在大气降水、地下水位波动、人类抽排地下水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研究了研究区塌陷点受地表水下渗、地下水下降的致塌机理。对咸水湖塌陷点的降雨下渗致塌过程进行了模拟验证,在覆盖层较薄的岩溶地区,在降雨或积水影响下,当上部土体达到饱和或有一定深度的降水,土体重度增加,可能发生岩溶地面塌陷。
  (5)构建了城市岩溶地面塌陷风险评价体系
  基于层次分析法、敏感因子分析、专家决策等多种方法,主要考虑了岩溶发育程度、地下水位变幅、岩溶发育深度这三种基础因子对塌陷的影响,重点考虑到城市岩溶塌陷受人类活动强度这一人为因素的影响,将城市法定图则纳入评价计算,建立了岩溶地面塌陷风险评价模型。根据风险度评价数学模型进行风险性计算,对研究区进行了岩溶塌陷的风险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高、中、低、无四个风险等级,其中岩溶塌陷的高风险区,面积为2.53km2;中等风险区面积为6.5km2,低风险区面积约为4.74km2。无风险区为研究区内非碳酸盐岩分布区,面积约为15.44km2。
  
其他文献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是显生宙以来最大的一次生物大灭绝,导致约95%的海洋物种、70%陆地物种灭绝或消失,是古、中生代之交的重大地史转折时期以及各种稀有重大事件的集聚期,使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态危机后的生物复苏的速度和机制成为地学界长期探讨的热点之一。在该时期,豫西地区发育了一套典型的陆相河流—湖泊沉积,其中发育了大量微生物成因构造和遗迹化石。对这套陆相地层及相关生物成因构造的研究,无论对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相生态环境演变及生物复苏,以及地球微生物—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的协同演化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 要:本研究基于信息传递的博弈分析视角,分别针对风险偏好型、风险规避型和风险中性三种金融企业在金融危机的救助中与政府行为进行了博弈分析,并重点对政府的财政责任进行了理性界定。  关键词:金融危机;政府财政责任界定;信息传递;博弈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060-05
期刊
摘要:就BaselII下资本亲周期问题展开研究,核心在于通过构建一个均衡模型,分析如何在不同经济周期条件下实现资本的动态调整,以使其达到与经济状态相匹配。结果显示,银行资本的变化不能仅仅局限于监管要求,而是要根据股价、GDP、房价等因素的变化而做相应的调整,每个国家由于经济金融结构等因素不同,其调整的幅度也是有差异的。  关键词:Basel II;资本;顺周期;均衡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 
期刊
渤海海岸带黄土作为我国黄土堆积的一种重要类型,主要分布在辽东半岛西岸、庙岛群岛及山东半岛北部。渤海海岸带黄土同内陆黄土具有相似的成因机制、物质组分等特点,同时又因有别于内陆黄土的物质来源及应力历史使其具有独特的工程地质性质。关于渤海海岸带黄土的研究,目前的研究成果对其分布特征、形成年代、成因机制、地层岩性、古地磁特征、粒度特征、矿物成分特征、化学成分特征等地质学特征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但对其工程地
包气带是地表与地下水发生联系、进行水分交换的桥梁,是介质颗粒、水和空气三者同时存在的一个复杂系统,在水文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包气带在地下水污染方面也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污染物从地表入渗,并在包气带内进行物理、化学反应,继而污染地下水。因此,查明包气带含水率分布情况对水文循环和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测量含水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探索一种无损、快速和准确的测定连续剖面的包气带含水率的技术与
由于煤炭资源的高强度开采中东部老矿区煤炭资源迅速枯竭,浅部剩余资源的回收和深部煤炭资源的开发面临着“三下一上”问题;西部矿区煤层埋藏浅、开采条件简单,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保水采煤”成为保证西部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如何利用微地震监测技术实现煤矿采动裂隙的高精度观测,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微地震震源定位精度受走时计算方法、监测台网布置方式、速度模型和震源定位方法等多因素的限制。本文以影响震源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等方法,开展微地震高精度定位方法的研究,取
蚀变岩发育规律及工程特性对大型工程建设和矿产资源勘查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以浙江磐安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区蚀变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踏勘、资料分析、室内试验、理论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研究区蚀变岩的岩矿特性、物理力学特性、发育成因及规律。将蚀变岩地化分析与工程特性紧密结合,回答了岩石蚀变程度分级与强度预测的科学问题。
  目前对于蚀变岩的研究多通过识别、查明热液蚀变岩体的发育规律来指导矿产资源勘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在蚀变岩地区修建的大型工程越来越多,随之蚀变岩的工程特性亦成为大型工程中
摘 要:随着国家鼓励信托业参与处置银行不良资产,不良资产的信托便变得活跃起来,但也带来一些问题,在其运行过程容易与诉讼信托相混淆,从而使其效力带有不确定性,因此信托公司是否享有对受托债权的起诉权便成了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根据信托法和诉讼法原理,受托人当然享有对受托债权的起诉权。  关键词:信托;债权信托;诉讼信托;受托人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期刊
摘 要: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开发关系到中国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产权模糊及外部性导致矿产资源开发企业的短视行为,高消耗、高污染、资源利用率低的粗放型开发模式带来高昂社会成本代价。改革资源税促进不可再生资源生产外部性内部化,促进产权市场化,加强政府监管,促进资源合理定价,发展生态工业是促进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思路。  关键词:不可再生资源;社会成本;外部性;合理开发;西部地区    中图分
期刊
滑坡是世界上广泛分布的一种地质灾害。近年来,由于暴雨天气重现期的缩短、地震频率的增加和其它多种因素的作用,滑坡灾害越来越频繁。水利水电工程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改变了库岸周边地质环境,受坡体结构、强降雨和库水位变化的进一步影响,库岸极易发生大型乃至巨型顺层古滑坡的复活或失稳。同时,由于滑坡地质环境特征、形成条件、影响原因等因素的多变性,导致滑坡的复活机制极其复杂,成为防灾减灾工作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