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20世纪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评论家V.S普里切特曾称赞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代表了“一代人的冷峻良心”。即在20世纪信仰普遍崩溃的时代,在世人成为“空心人”的世界中,奥威尔用他正直的心灵对苦难的社会给予了敏锐的关注,体现出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他在身体力行中体验社会的贫富不均,并在其作品中表达了对下层民众和无产者的深切同情。特别是在其后期作品《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中,他怀着无比沉重和悲悯的情怀揭露极权主义带来的危害,对人类的困境表示出深深的担忧。正是这种正直的人格力量以及为正义而写作的态度为奥威尔赢得了世界声誉,也被各国研究者所重视。纵观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奥威尔研究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人物传记研究、政治学视角、艺术层面和文化层面。虽然研究成果丰硕,但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一,绝大部分的研究都集中在作品的“反极权主义”和“反乌托邦”的主题上。一些研究者运用新理论对奥威尔作品进行了阐释,但由于忽视了当时的历史语境而未能正确把握奥威尔的整体思想,结果对文本的阐释变成了理论操演的游戏;二,前人对奥威尔最重要的两部小说《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的解读不够细致,对小说中奥威尔的人道主义精神没有充分挖掘。基于此,笔者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奥威尔的书信、散文、评论以及其它前期作品的分析,整体地透视了奥威尔后期的两部重要作品《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中表现的人道主义精神。即本论文通过对两部具体作品的文本解读,对奥威尔作品凸显的人道主义精神进行了深刻的挖掘,从而得出结论:奥威尔的人道主义精神是对极权政治的揭露和批判,且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捍卫了人类的尊严。其具体内容从以下五个部分进行了论述:绪论部分交代了研究对象,并对奥威尔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从而提出本文的立论基础与创新点。第二章主要论述奥威尔作品中人道主义思想形成的原因。笔者首先简要梳理了人道主义思想在西方的演变过程,然后又从欧洲人文主义传统对奥威尔的影响及其人生体验两个方面进行具体探讨。第三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集中论述奥威尔作品中人道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笔者认为,奥威尔人道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对贫困的思考和对极权主义的揭露和批判两个方面。在论述奥威尔“对贫困的思考”一节中,笔者首先指出奥威尔笔下的三种贫困现象,即对流浪汉和乞丐的关注、对工人阶级悲惨生活的再现、对物质和精神双重贫困的揭示;紧接着分析了产生贫困现象的原因;最后指出奥威尔对贫困题材的关注是如何受到英国文学传统影响的。在论述“对极权主义的批判和揭露”一节中,笔者首先探讨了奥威尔反极权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接着从三个方面阐述极权主义对人性的戕害和摧残:对自然情感的禁锢、对话语权的控制、用“规训”的方式来控制人的灵魂;最后又将《一九八四》与其它两部反乌托邦小说进行了比较,进而指出奥威尔文学反极权主义的独特性。第四章探讨奥威尔人道主义思想的意义。它既是对前两部分的升华和深化,又是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自然也是重点所在。与先行研究者们不同的是,笔者从“绝望中的希望”之角度出发,指出奥威尔作品中所表现的精神并不是完全的悲观和绝望,而是在绝望的世界中透视希望的霞光。笔者重点对《动物农场》中的拳击手和《一九八四》中的温斯顿两个形象进行了新的解读,从而指出奥威尔创作中显露的微弱的希望之光和两个形象的意义——正如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形象——他们付出的努力虽然是徒劳,但它却强烈地体现了一种悲剧意义。也即人类社会的悲剧精神所在。在“一代知识分子冷峻的良心”一节中,笔者从奥威尔关注底层民众的精神和尊严出发,论述奥威尔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在面对苏联极权主义和法西斯独裁统治的社会背景下,怎样特立独行、坚持自我的。他反对战争的立场、他用笔积极地参与社会变革的热情、他发表别人不敢说的真话、他对未来敏锐的洞察力,都让我们体会到他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者的良知和勇气。结论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同时,笔者还思考了奥威尔这种博大的人道主义思想的独特性及其现实意义。即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向我们提出: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个体,应该勇于对自己生活的世界承担一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