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半月板损伤在年轻人和老年人中是很常见的。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Arthroscopic partial menisectomy,APM)是治疗无法自行修复的半月板撕裂最常用的手术。半月板撕裂常伴有滑膜炎症,表现出与半月板撕裂相同的症状,例如膝盖锁定、卡顿感等。对于滑膜的炎症可通过关节镜部分滑膜切除术(Arthroscopic partial synovectomy,APS)得到改善。目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半月板损伤在年轻人和老年人中是很常见的。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Arthroscopic partial menisectomy,APM)是治疗无法自行修复的半月板撕裂最常用的手术。半月板撕裂常伴有滑膜炎症,表现出与半月板撕裂相同的症状,例如膝盖锁定、卡顿感等。对于滑膜的炎症可通过关节镜部分滑膜切除术(Arthroscopic partial synovectomy,APS)得到改善。目前,对于伴有明显疼痛的一度或二度半月板撕裂采取何种术式存在较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此时的膝关节疼痛主要来自滑膜炎症,因此手术方式仅采用APS即可,不宜同时做APM;另一种观点认为仅行APS可能导致手术后疼痛治疗效果欠佳,因此手术采用APM+APS更为合理。为此,本研究中我们纳入膝关节有明显的滑膜炎性疼痛症状且半月板轻中度撕裂(1度和2度)患者,并评估和比较APM结合APS和仅APS的早期治疗效果,进而为治疗伴有滑膜炎的轻中度半月板损伤的关节镜治疗方案探寻临床依据。方法:纳入接受两种不同关节镜手术的一度和二度半月板撕裂的患者。第一组(n=30)行关节镜下部分滑膜切除术(APS),第二组(n=31)行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联合部分滑膜切除术(APM+APS)。术前及术后3个月分别采用Lysholm膝关节量表评分对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结果,P<0.05为差异显著。结果:两组共有61名患者接受了关节镜手术。参与者的平均年龄为49.6±12.43(均数±标准差)岁。与术前相比,第一组和第二组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都有显著改善。其中,第一组术前Lysholm评分为53.53±6.86,术后3个月为72.73±8.24;第二组术前Lysholm评分为55.39±4.24,术后3个月为82.11±6.05。比较这两组的术后效果,第二组术后的Lysholm评分明显优于第一组(P<0.05)。我们进一步比较了两组青年和老年患者的疗效,青年患者的lysholm评分明显优于老年患者(P=0.001)。而创伤性半月板撕裂患者的lysholm评分明显优于非创伤性半月板撕裂患者(P<0.05)。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部分切除术联合部分滑膜切除术的早期疗效优于仅行部分滑膜切除术。其次,半月板部分切除术联合部分滑膜切除术治疗创伤性半月板撕裂的早期疗效优于非创伤性半月板撕裂。最后,年轻患者的早期疗效要优于老年患者。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托烷司琼对于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造袋术、子宫切除术及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的患者,共计90例,年龄18-65岁,ASAI~III级。每组患者30人,分组如下:S组:全麻诱导前0.5%利多卡因5ml行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目的:直接桡动脉(RA)压监测是心脏手术患者的常规监测,但心脏手术体外循环(CPB)后容易出现桡动脉痉挛(RAS)。RAS会导致桡动脉的动脉血压低于真实血压。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硝酸甘油是否可有效治疗RAS。研究方法:本研究将RAS定义为桡动脉血压比股动脉血压<20 mm Hg。根据本研究纳入排除标准,2020年8月至2021年11月共纳入60例CPB后出现RAS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硝酸甘油5ug
体育课程思政与德育相结合的构建与推进,已成为体育课程思政的新点和热点之一。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3个维度,分析探讨了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突破路径。从本体论角度,认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从认识论的角度,发现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缺乏区别对待,体育课程思政倾向形式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法等,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困境与路径进行研究。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价值:丰富课程思政教育素材库,推进高校体育课程回归本源,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客观需求。困境:课程思政建设缺乏系统性,协同育人格局尚未形成,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不深,教师教学能力尚显不足。优化路径:科学设置体系,完善育人系统;多元协同发力,形成育人共同体;挖掘思政元素,构建共享平台;提升教师
课程思政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新时代背景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进行探讨,以期为完善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研究认为:深入推进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但却面临着体育教学中思政资源挖掘创新不足、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有待提高、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素质教育环境下的现代教育学习方式,凸显了整合学习的特征,是教师提供课题,学生展开有效探究的学习方式。
体育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本质要求。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我国高校体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途径。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访谈法,研究发现:目前高校存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保障机制不完善;相关领域的研究多数处于学理层面,缺少立足于实际的可行性方案;高校体育教师思政素养有待提高,积极性有待调动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突破路径:建立健全的保障机制,保障课程思政育人效
贯穿以“立德树人”育人理念为目标的高校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全面阐释了“育体铸魂、德体兼修”的深刻内涵,是践行体育专业课程思政的本质需求,是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现实目标,是弘扬体育精神、助推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使命。文章论述了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时代价值,提出了通过夯实专业化师资队伍的培育、重点突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与融合教育的思路以及“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体育专业课程思政建
立德树人视阈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是适应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现实诉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逻辑、强化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现实需要、培养全面发展时代新人的战略举措,但也存在诸多困境。有鉴于此,高校应加强顶层设计以建构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师资队伍以提升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能力、挖掘思政元素以优化体育课程思政逻辑体系、优化教学方式以提升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效益、完善评价体系以激发教师课程思政育人动力,以
课程思政背景下,分析新时代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构建新时代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提出新时代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的实践旨归,包含精准挖掘课程思政教学元素、科学编写课程思政教学大纲、精心撰写课程思政课时计划、大力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积极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评价、高效运用课程思政教学反思等。通过研究,以更好地发挥公共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为培养德才兼备、品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