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合会国家的经济自由区研究(1971-2019)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oshi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自由区是全球化进程中一国为发展经济,暂时放弃某一特定领土的部分权益而形成的“商业飞地”。其作为一国经济制度和国际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实践中各有特点。本文主要以全球化理论(新自由主义流派)和国际公共物品理论为指导,将现状描述和历史追溯相结合、内部动机和外部压力相结合、比较分析和整体分析相结合,对海合会国家经济自由区的发展历程、建设原因以及发展特点等进行较全面的梳理、整合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国际政治经济学方面对经济自由区的建设意义进行区域层次和国际层次的探索和延伸。文章第二、三和四章对海合会国家的经济自由区发展问题进行了梳理、整合和总结。其中,第二章对海合会国家经济自由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并将其分为三个阶段:由阿联酋开启但仍残留英殖民痕迹的探索期(1971-1990)、冷战后各成员国普遍参与的发展期(1991-2010)和中东剧变以来各国的积极创新期(2011-2019)。在做出上述梳理后,第三章则结合国内外因素探索了海合会国家积极建设经济自由区的主要原因,即:调整以石油为主导的单一产业结构、增强区域与全球经济竞争力的要求,以及新能源开发和“页岩革命”带来的压力。在做出上述分析后,第四章提炼出海合会国家经济自由区的发展特点:一是在发展差距上,阿联酋常年处于领先地位;二是在功能建设上,综合性经济自由区和专业化经济自由区并重发展;三是在关系上,由于各国发展模式不断趋同,各国的竞争十分激烈。第五章对海合会国家经济自由区的发展意义进行了研究。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海合会国家经济自由区除了能成为各国“愿景”实施的重要载体外,在区域层次和国际层次还具有以下“外溢效应”:区域层面上,经济自由区提高了各国间的经济依存度,并发挥了政治粘合剂的作用,成为海合会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国际层面上,经济自由区具有的国际公共物品属性,使得海合会各国的经济自由区成为相关经济主体实现自身利益的重要平台,增加了国际福利。文章结语部分对中—海合作问题提出了部分建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可积极利用经济自由区制度的国际公共物品特征,同海合会各国针对性地开展经贸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其他文献
为揭示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大学英语线上教学研究现状及问题,本文笔者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检索和梳理分析。研究发现,现阶段缺乏将大学英语线上教学模式与深度学习建立有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是学生获得就业机会的能力和职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它是衡量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和学生获得就业岗位的重要法宝,对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
<正> 1 高强度低合金结构钢在建筑钢结构中的应用 高强度低合金钢主要用于内力较大的重型结构。例如,高层建筑钢结构、电站厂房、某些重型厂房等,在大型公共建筑和大跨度结构
以莱钢为例,阐述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节能管理工作必须实现从行政管理向法制化转变、从单项管理向系统节能转变、从减少直接浪费向提高余热余能回收转变的思路及实践.
猪圆环病毒病(PCVD)是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之后发现的重要传染病。近年来,我国郎洪武、曹胜波等研究人员先后分别通过血清学调查及PCR对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山东等7
通过分析2002年7月12日和2006年5月4日Landsat-5高分辨率资源卫星资料,表明南京市热岛分布特征与南京市的城市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相当一致,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反照率、叶面积指数、植被覆盖度等地表参数分布与城市热岛分布相吻合。运用数值模拟手段对南京城市化对边界层特性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发展,地表反照率减小、植被减少、地表湿度降低,使蒸发耗热减小、感热通量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