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胃癌肿瘤下缘距幽门的长度和Borrmann分型与5、6组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自2014年3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胃肠外科行远端胃切除,D2廓清的胃癌病例共374例,根据5、6组淋巴结分成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所有病例中男260例,女114例,平均年龄(61.8±10.3)岁,平均肿瘤直径(4.1±2.2)cm。病历资料中有明确的肿瘤下缘距幽门的长度,以及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Stage分期、脉管侵犯、神经侵犯等信息。其中T1、T2期胃癌共226例,包括T1期134例,T2期92例。在T2期病例中,BorrmannⅡ型48例,BorrmannⅢ型44例。
采用SPSS20.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P<0.05表示实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采用ROC曲线法(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 power)分析可预测5、6组淋巴结转移阳性的肿瘤下缘距幽门的长度临界值,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胃癌5、6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胃癌5、6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T1期与T2期病例、T1期与T2期(BorrmannⅡ型)病例、T1期与T2期(BorrmannⅢ型)病例的5、6组淋巴结转移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当肿瘤下缘距幽门的长度>3.75厘米时,T1期与T2期(BorrmannⅡ型)病例、T1期与T2期(BorrmannⅢ型)病例的5、6组淋巴结转移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
1.374例病例中,转移阴性组病例275例,阳性组病例99例。通过ROC曲线分析显示,肿瘤下缘距幽门的长度可用于预测进展期胃癌5、6组淋巴结转移(95%CI:0.638-0.752,P=0.000)。根据约登指数(Youden index)最大原则,确立肿瘤下缘距幽门的长度的最佳临界值为3.75厘米,此时其判断5或6组淋巴结有转移的敏感度为50.2%、特异度为82.8%,最大约登指数为0.33,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695,肿瘤下缘距幽门长度>3.75厘米的病例5、6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1.1%。比较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显示,5或6组淋巴结有转移与肿瘤下缘距幽门的长度、Borrmann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Stage分期、脉管侵犯、神经侵犯之间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下缘距幽门的长度、Borrmann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是5或6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2.分析各条件下的T1期与T2期5、6组淋巴结转移的差异。结果显示:
(1)T1期与T2期胃癌、T1期与T2期(BorrmannⅡ型)胃癌、T1期与T2期(BorrmannⅢ型)胃癌的5、6组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差异(P<0.05);
(2)肿瘤下缘距幽门的长度>3.75cm时,T1期与T2期(BorrmannⅡ型)胃癌的5、6组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2期(BorrmannⅢ型)胃癌的5、6组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肿瘤下缘距幽门的长度可以用于预测5、6组淋巴结有无转移(P<0.05),最佳临界值为3.75厘米。肿瘤下缘距幽门长度>3.75厘米时5、6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1.1%;
2.5、6组淋巴结转移与肿瘤下缘距幽门的长度、Borrmann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Stage分期、脉管侵犯、神经侵犯之间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肿瘤下缘距幽门的长度、Borrmann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是5、6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3.T1期胃癌与T2期(BorrmannⅡ型)胃癌,当肿瘤下缘距幽门的长度>3.75厘米时,5、6组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差异(P>0.05)。
分析胃癌肿瘤下缘距幽门的长度和Borrmann分型与5、6组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收集自2014年3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胃肠外科行远端胃切除,D2廓清的胃癌病例共374例,根据5、6组淋巴结分成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所有病例中男260例,女114例,平均年龄(61.8±10.3)岁,平均肿瘤直径(4.1±2.2)cm。病历资料中有明确的肿瘤下缘距幽门的长度,以及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Stage分期、脉管侵犯、神经侵犯等信息。其中T1、T2期胃癌共226例,包括T1期134例,T2期92例。在T2期病例中,BorrmannⅡ型48例,BorrmannⅢ型44例。
采用SPSS20.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P<0.05表示实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采用ROC曲线法(receiver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 power)分析可预测5、6组淋巴结转移阳性的肿瘤下缘距幽门的长度临界值,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胃癌5、6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胃癌5、6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分析T1期与T2期病例、T1期与T2期(BorrmannⅡ型)病例、T1期与T2期(BorrmannⅢ型)病例的5、6组淋巴结转移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当肿瘤下缘距幽门的长度>3.75厘米时,T1期与T2期(BorrmannⅡ型)病例、T1期与T2期(BorrmannⅢ型)病例的5、6组淋巴结转移是否存在差异。
结果:
1.374例病例中,转移阴性组病例275例,阳性组病例99例。通过ROC曲线分析显示,肿瘤下缘距幽门的长度可用于预测进展期胃癌5、6组淋巴结转移(95%CI:0.638-0.752,P=0.000)。根据约登指数(Youden index)最大原则,确立肿瘤下缘距幽门的长度的最佳临界值为3.75厘米,此时其判断5或6组淋巴结有转移的敏感度为50.2%、特异度为82.8%,最大约登指数为0.33,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695,肿瘤下缘距幽门长度>3.75厘米的病例5、6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1.1%。比较转移阳性组和阴性组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显示,5或6组淋巴结有转移与肿瘤下缘距幽门的长度、Borrmann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Stage分期、脉管侵犯、神经侵犯之间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下缘距幽门的长度、Borrmann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是5或6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2.分析各条件下的T1期与T2期5、6组淋巴结转移的差异。结果显示:
(1)T1期与T2期胃癌、T1期与T2期(BorrmannⅡ型)胃癌、T1期与T2期(BorrmannⅢ型)胃癌的5、6组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差异(P<0.05);
(2)肿瘤下缘距幽门的长度>3.75cm时,T1期与T2期(BorrmannⅡ型)胃癌的5、6组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T2期(BorrmannⅢ型)胃癌的5、6组淋巴结转移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肿瘤下缘距幽门的长度可以用于预测5、6组淋巴结有无转移(P<0.05),最佳临界值为3.75厘米。肿瘤下缘距幽门长度>3.75厘米时5、6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1.1%;
2.5、6组淋巴结转移与肿瘤下缘距幽门的长度、Borrmann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Stage分期、脉管侵犯、神经侵犯之间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肿瘤下缘距幽门的长度、Borrmann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是5、6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3.T1期胃癌与T2期(BorrmannⅡ型)胃癌,当肿瘤下缘距幽门的长度>3.75厘米时,5、6组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差异(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