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与临床病理学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er06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术前影像学判断淋巴结转移阴性直肠癌患者(临床分期CTxN0M0)的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学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讨在术前影像学判断淋巴结阴性情况下直肠癌病例术后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潜在转移规律,为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直肠癌的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肛肠外科(同一术者)2015年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经结肠镜确诊为直肠癌并进行手术治疗的197例病例(临床分期CTxN0M0)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学诸因子的相关性,使用SPSS统计软件(version25.0SPSS)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卡方(χ2)检验分析诸多临床病理因子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单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计算其比值比(OR)及95%的可信区间(95%CI)等,所得结果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而找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最主要因子。
  结果:在术前影像学判断淋巴结转移阴性情况下,术后病理结果65例淋巴结见转移,转移率32.99%,其中253组淋巴结见转移7例,转移率3.55%。跳跃性转移7例,发生率3.5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岁,χ2=6.728,p=0.009)、BMI(<18.5kg/m2,≥28.0kg/m2,χ2=4.935,p=0.026)、肿瘤周径(>3/4周,χ2=7.459p=0.006)、术前不全肠梗阻(χ2=5.356,p=0.021)、术前CEA水平(χ2=6.374,p=0.012)、大体类型(浸润型,χ2=5.391,p=0.020)、肿瘤长径(≥5cm,χ2=6.492,p=0.011)、浸润深度(T4,χ2=30.463,p=0.000)、分化程度(粘液腺癌,χ2=29.034,p=0.000)、神经受侵(χ2=5.890,p=0.015)、脉管侵犯(χ2=10.458,p=0.001)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脉管侵犯为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子,其浸润深度(OR=2.905,95%CI1.601-5.272,p=0.000)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最主要危险因子。253组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相关(p<0.05)。淋巴结的转移主要按站回流性淋巴结转移为主,占89.23%,同时也存在跳跃转移现象,仅占10.77%。肿瘤周径大、存在术前不全肠梗阻可增加发生跳跃性转移可能。
  结论:1.在术前影像学判断淋巴结转移阴性情况下,常规病理检查仍存在65例淋巴结转移,转移率32.99%。年龄、BMI、肿瘤周径、术前不全肠梗阻、术前CEA水平、大体类型、肿瘤长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神经、脉管侵犯为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子;多因素分析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脉管侵犯为独立危险因子,其中浸润深度为影响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最主要危险因子。2.253组淋巴结转移7例,转移率3.55%。肿瘤T分期为直肠癌253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子。3.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主要遵循按站回流转移规律,淋巴结跳跃性转移少见,发生率仅为3.55%,术前存在不全肠梗阻、肿瘤周径>3/4周为淋巴结跳跃性转移的高危因子。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对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的眶内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针对患者年龄、占位性病变病理组织学来源及性质分布、不同肿瘤发病年龄分布、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为眶内占位性病变术前诊断、鉴别、肿物活检、明确进一步治疗策略提供相关信息。  方法:回顾性分析  收集2010年-2019年就诊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眶内占位性病变患者共152例,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
目的:青光眼(glaucoma)以视野进行性损害为特征,最终导致不可逆的视功能损伤,眼压升高是青光眼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青光眼发病隐匿,进程缓慢,许多患者在就诊时,已出现不可逆的视神经损伤及视野改变,早发现、早诊断对于青光眼患者尤为重要。目前用于青光眼诊断及病情监测的检查有视力、眼压、眼底、视野、角膜厚度、超声生物显微镜、房角镜以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等,其中视野检查是国际公认的青光眼诊断的“金标
目的:探讨选择性眼动脉内溶栓(intra-arterial thrombolysis,IAT)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CRAO)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对2017年1月~2019年12月于本院确诊为单眼CRAO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IAT治疗组和标准治疗(standard Treatmen
目的:比较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不同的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对术源性散光(surgically induced astigmatism,SIA)的影响。  方法:收集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61例(61眼),按不同CCT值的分为三组:CCT<520μm组19眼,520μm~560μm组25眼,CCT>560μm组
目的:本项研究通过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的患者中应用99m锝-二乙烯三胺五乙酸(99mTc diethylenetriaminepentaacetic acid,DTPA)眼眶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
目的:  通过对比观察紫外光A-核黄素角膜胶原交联术(corneal collagencross-linking,CXL)和角膜病灶清创联合基质注射伏立康唑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来评价CXL在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中的有效性。  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在北部战区总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真菌性角膜溃疡病人31例(31眼),其中男19例(19眼),女12例(12眼),平均年龄55.2
期刊
目的:通过分析以LSG和LRYGB为代表的减重手术患者术后3个月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变化,研究减重手术后早期AS危险因素的变化,探讨这种变化是否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并推测这种作用的潜在机制。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9年7月之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腹腔镜外科进行减重手术操作的患者45例,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手术患者的BMI、Hcy、尿酸、Fbg、超敏CRP、LDL-C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