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系统负荷建模是电力系统分析领域重要的基础研究课题,基于元件的方法(Component-based approach,统计综合法)和基于.量测的方法(Measurement-based approach,总体测辨法)是负荷建模的两种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方法。其中基于量测的电力系统负荷建模方法需要大量的观测数据,但是在实现中,需要在各负荷节点处都安装负荷特性数据记录装置进行实测数据采集并依托各种通信技术将数据传回。因此这种方法所必需的现场测量工作较复杂,采集到数据的准确性受噪声的影响较大,经济耗费过高。在目前条件下,数据来源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总体测辨法发展的桎梏。广域测量系统(Wide Area Measurement System, WAMS)中的同步相量测量单元(Phasor Measurement Unit, PMU)利用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 GPS)系统的高精度授时信号,能实现对电力系统各个节点动态数据的同步采集,为电力系统在线应用领域中的分析、控制功能的研究开发提供了丰富的新数据源。本文根据PMU数据的特点,提出将PMU数据经处理后应用于实际负荷建模的具体方法。围绕这一课题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首先根据目前大量电力系统监控数据不能同步反映电网动态的现状,提出了利用WAMS/PMU采集的同步数据应用于在线(准)实时广义负荷建模平台的构想。其次,详细介绍了WAMS的发展历程和应用现状,分析利用PMU量测数据进行负荷建模的必然性。第三,现阶段广域测量系统中PMU上传至调度通信中心的数据之采样频率大多为25Hz/s,而负荷模型参数辨识所需的动态数据的采样频率至少要达到100Hz/s以上。针对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对PMU数据进行处理和对其插值的方法并开发了数据处理平台。在实现过程中,应用基于面向对象的工业级编译程序VC++.NET的DLL框架构建方式和ADO数据库操作等技术,共同完成上层平台的构建;应用Access数据库和SQL Server数据库完成底层数据信息库的构建。此数据处理平台将海量数据精细化、实用化、操作可视化和应用网络化,将理论方法在工程上高效实现,以求能为电力系统数字仿真提供良好的应用基础。最后,作者以某省网的实测PMU数据为基础,通过对若干组实测数据分别进行处理和插值,将数据由25Hz/s分别插值至100Hz/s、250Hz/s、1000Hz/s,以求对比数据插值密度对负荷模型参数辨识的影响。目前,本文已经实现了此建模技术支持系统中的WAMS/PMU数据处理平台,搭建了PMU数据库。通过实验运行调试,结果表明其运行稳定,实用性好,为准实时广域负荷建模平台构建了先进的技术支撑体系。本文将处理后PMU数据应用于动态模型参数辨识,通过与系统实际响应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按照本文所提出的PMU数据处理方法得到的数据样本能够很好地满足负荷模型参数辨识的要求,为PMU数据应用于综合负荷的总体测辨建模提供了简便可行的数据处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