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埋管周围土壤吸\放热过程热湿迁移特性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snowb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地源热泵系统作为绿色高效的地热能源开发利用主要方式正在快速发展,由于建筑冷热负荷不均衡度超出地埋管周围土壤自身热湿恢复能力,导致土壤热失衡问题日益凸出,除了从地源热泵系统结构形式、运行策略等外界干预手段对地埋管周围土壤进行强制热湿恢复以外,地埋管周围土壤作为随机分布多孔介质,其内部热质流输运特性也应重点关注,主要在于作为热源\汇的地埋管周围土壤在不同温湿度梯度驱动下的吸\放热过程热湿迁移差异,以及对于存在地下水渗流的地埋管布置区,上\下游土壤温度随时间空间的分布特征、土壤热扰动半径的发展规律等。本文旨在探索土壤热湿迁移方向性对吸\放热过程热量传递与湿分迁移的影响规律,以及地下水渗流工况下的土壤热量传递特性,为地源热泵系统长期高效运行,以及地下水渗流区地埋管群的优化布置提供指导,为浅层地热能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基于土壤热湿迁移机理分析,由于土壤内部结构的复杂随机性,使得受土壤内部结构影响的吸\放热过程热湿迁移难以进行准确数学描述,因此,本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来观察与探讨非渗流区土壤吸\放热过程的复杂热湿迁移规律,而对于饱和渗流区土壤,由于其内部孔隙均由液态水填充,且不存在微观湿分迁移和相变过程,采用数值模拟手段来分析饱和渗流区土壤热量传递特性。搭建土壤热湿迁移研究实验台,开展换热管周围土壤在非渗流工况下的吸\放热过程热湿迁移特性实验研究。首先对于规则结构土壤,研究其在温湿度梯度驱动下的吸\放热过程温度随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及热湿迁移特性,探索吸\放热过程热湿迁移方向性对热量传递与湿分迁移的实际影响,分析温湿度驱动势等外部因素对土壤热湿迁移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建立适用于预测规则结构土壤吸\放热过程温度分布的经验公式。研究表明:对于规则结构土壤,其吸\放热过程温度变化呈对称分布,可忽略热湿迁移方向性对热量传递的影响;土壤温度变化与作用的过余温度呈线性关系,与初始含湿率无明显相关性,与传热时间、径向距离、纵向距离均呈良好的对数关系,并且径向土壤温度扰动远大于纵向土壤温度扰动;受土壤固有结构特征影响,湿分迁移随过余温度、初始含湿率的增加仅呈非线性上升趋势,且土壤湿分迁移现象的发生由过余温度与初始含湿率共同决定。其次对非规则结构土壤开展吸\放热过程热湿迁移特性实验研究,重点关注土壤孔隙率等主要结构参数对吸\放热过程热湿迁移的影响规律,探索非规则结构土壤热湿迁移方向性所导致的吸\放热过程温度分布差异及其所基于的温湿度条件。研究表明:非规则结构土壤温度变化同样随过余温度呈线性上升趋势,与初始含湿率无明显相关性,湿分迁移随过余温度与初始含湿率呈非线性上升趋势,但在较高温度梯度驱动下的热湿迁移方向性对热量传递有明显影响,吸\放热过程温度分布偏差与湿分迁移差异均随孔隙率的升高而增加,最大温度分布偏差达到了15.7%,最大湿分迁移差异达到了31.7%,且土壤吸热过程温度变化与湿分迁移均大于放热过程;土壤湿分迁移随孔隙率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孔隙率参数对吸热过程湿分迁移的影响要大于放热过程,吸\放热过程湿分迁移对土壤结构特征的敏感度不同;初始含湿率是决定土壤吸\放热过程是否出现明显温度分布偏差的另一影响因素,孔隙率越高的土壤表现出吸\放热过程温度分布明显差异时对应的初始含湿率越低。最后,对于饱和渗流区土壤,基于饱和多孔介质热量传递与流体流动控制方程,构建三维有限元流固耦合传热数值模型,分析土壤渗透系数、过余温度等因素对渗流区上\下游土壤温度分布特征的影响,探讨上\下游渗流方向及垂直于渗流方向上土壤热扰动半径的发展规律,拟合分析土壤温度变化及热扰动半径与各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量化关系。研究表明:土壤水渗流可以加快土壤温度分布趋于稳定,土壤渗透系数是决定渗流速度大小的主要因素,决定了温度等值线沿渗流方向延伸的分布形态,但不能改变土壤温度变化值,过余温度是土壤温度变化的决定因素,且渗流工况下的土壤温度变化与作用的过余温度也呈线性关系;上\下游土壤在较高渗流速度下会出现温度最大峰值,峰值大小随过余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其出现时间随过余温度或距换热管壁距离的增加而滞后;下游热作用半径与水头驱动势呈线性关系,与过余温度呈对数关系,垂直于渗流方向的热作用半径与过余温度呈对数关系,但几乎不随水头驱动势发生明显变化;上游热作用半径在无渗流工况下与过余温度呈对数关系,而在渗流工况下随水头驱动势的增加呈先下降而后趋于平缓的趋势,但几乎不随过余温度变化,降低土壤渗透系数后,上游热作用半径在渗流工况下与水头驱动势、过余温度均呈二阶非线性函数关系。
其他文献
纺织结构以其独特的轻量化和柔韧性的结合而闻名。纤维纺织品预制件不仅在改变纤维性能和复合材料性能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而且是纤维复合材料增韧和成形的结构支柱。三维编织、三维机织以及三维针织等工艺是实现轻质量、低成本以及高批量立体纤维复合材料预制件的生产工艺。行列式编织、3TEX旋转编织、六角形编织以及基于maypole的阵列式旋转编织工艺的发展丰富了三维编织预制件的生产工艺,尤其阵列式旋转编织设备的开发
学位
建筑通风和空调的重要目标是营造舒适的室内热环境、良好空气质量,同时降低系统能耗。这一目标实现的基本前提是通风房间内具有合理的气流组织形式。根据气流形式的不同,常用的通风方式主要可分为混合通风(MV)和置换通风(DV)。MV在供冷和供暖模式下均可以使用,但存在着高耗能性和低空气质量的不足。DV用于房间供冷时,可以形成适当的热分层,空调系统仅需承担部分负荷,能够同时满足热舒适、空气质量和节能要求。但是
学位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它提供了抵御外界环境的重要屏障。伤口通常定义为发生在皮肤、结缔组织或黏膜内的损伤,可能会导致器官的结构或功能出现缺陷。伤口一般分为急性和慢性伤口两种主要类型。其中,慢性伤口由于其高发病率及致死率而引发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慢性伤口包括感染性伤口、压力性溃疡、烧伤及糖尿病足等。设计制备有效应对慢性伤口修复的伤口敷料,是新型生物材料开发的重要趋势。理想的伤口敷料要求其具有以下特性:
学位
防水透湿材料是指能阻止液态水渗透且同时允许水蒸气透过的功能性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纺织服装、医疗卫生、电子电器、海水淡化、建筑墙体等多个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用于纺织服装的防水透湿材料主要包括高密织物、涂层织物、层压织物。其中,高密织物具有较高的透湿性能,但其较大的孔隙导致其防水性能较差;涂层织物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但因其结构致密、缺乏连通孔道,导致其透湿性能较差;层压织物的防水性能和透湿性能均较好
学位
清洁的水资源短缺是全球发展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而水环境的污染进一步加重了水资源的短缺。对污染的水体进行废水处理对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健康的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自然界中许多精美巧妙的微纳米多级结构赋予了生物体特殊的功能性,这为人类开发和应用材料以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新的学习渠道和新思路。近些年来,复合静电纺丝作为一种简单、通用、灵活的能够制备复杂结构与组成的微纳米纤维的技术
学位
近年来,随着新兴应用领域的不断涌现,对聚酰胺的性能,特别是耐高温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用聚酰胺耐热性有限、吸水率较高,在高湿度环境下使用时其制品的耐热性、尺寸稳定性和机械性能难于保证。聚草酰胺的分子链上具有特殊的邻二羰基结构,其独特的反式排列可在分子链间形成高密度邻接双重氢键,这种特殊的双重氢键使其分子链间具有异同寻常的强作用力,进而赋予其低吸水、高模量和高熔点等特性,因此近年来也引起了越来越多
学位
随着小型电子产品、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的蓬勃发展,人们对电化学储能装置的续航能力和快速充电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插层化学本质上的限制,锂离子电池的实际能量密度已近于其理论极限值。因此,亟需开发高容量的电极材料以满足储能的需求。金属锂因其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3860mA h g-1)和极低的电化学电势(-3.040V vs标准氢电极),可显著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负极材料
学位
聚合物中空微球是一种具有微米级和亚微米级尺寸,内部为中空结构的聚合物球体。独特的尺寸结构特点,赋予聚合物中空微球诸多优势,如优异的传质动力学、多样的表面/内部结构、比表面积大、高存储空间、耐沉降性和易回收再利用,在许多领域被广泛应用。然而,受限于材料本身的性质,聚合物中空微球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诸多缺点,如循环稳定性差、选择吸附性低、特殊使用环境下(如高温、酸/碱条件、光辐照等)易分解等问题,影响
学位
在现代动力学中,通常用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描述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刻画物质宏观运动的过程,如非经典反应扩散方程,普朗特(Prandtl)方程和Prandtl-Hartmann方程.这些模型可以描述流体力学、固体力学、非牛顿流体、热传导过程和空气动力学等相关的问题,具有广泛的实际物理意义.众所周知,非经典反应扩散方程与经典反应扩散方程的方程结构是不同的.由于非经典反应扩散方程中含有耗散项-△ut,它
学位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及工业发展,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增多严重危害水环境健康,加剧水资源短缺危机,并危害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针对污/废水处理的分离纯化技术逐渐受到广泛关注。相较于精馏、萃取、结晶等传统分离工艺,膜分离技术具有分离精度高、能耗低、环境友好等优点。高分子液体分离膜作为膜分离技术的研究热点,其在实际分离应用中常面临选择-渗透性低、膜污染等问题。本论文首次以双酚A型聚芳醚腈PEN(BP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