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是将膜过滤技术应用于污水处理的一项新兴技术,然而膜污染制约了其广泛应用。国内外学者对膜污染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当前研究主要侧重于对膜通量和过膜压力变化的宏观考察以及凝胶层微观结构上的定性比较,而缺乏对膜污染的微观机理研究以及凝胶层微观结构的定量描述。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针对现今应用最广泛的疏水性聚乙烯中空纤维膜进行膜污染因子识别研究,考察了活性污泥特性和污泥浓度的对膜污染的影响,并利用分形理论和多孔介质流动力学从微观角度对造成最主要膜污染的凝胶层的渗透能力进行分析,建立起膜污染因子与凝胶层分形渗透率之间的关系模型,得到了如下结论: (1) 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作为包裹在菌胶团外层的高分子有机物质,对活性污泥表面性质有很大的影响。随着蛋白质/多糖比例的增大,污泥表面的Zeta电位绝对值|δ|减小,而相对疏水性RH都会随之增大。实验发现污泥表面性质与膜污染之间关系:相对疏水性RH与膜污染阻力呈正相关关系,而Zeta电位绝对值|δ|对膜污染阻力有负作用,并建立起污泥表面性质与膜污染阻力之间的数学模型:Rf=23.7×RH-0.26|δ|-6.08; (2) 凝胶层阻力Rc占膜污染总阻力Rt的50-90%,是膜污染最主要成分,有必要对其进行结构分析; (3) 结合多孔介质流动力学和分形理论,引进相对渗透率的概念,推导出分形多孔介质的渗透模型,提出多孔介质的分形渗透率公式:K1=π/8s·df/(4-df)·λmax4; (4)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和图像分析仪获取凝胶层表面孔隙数据,发现凝胶层表面孔隙分布无序不均,具有很好的分形特征;采用分形模型得到的理论渗透率与通过阻力连续模型计算得到的实际渗透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提出了分形渗透模型的修正公式K=1.3×π/8s·df/(4-df)·λmax4; (5) 建立了膜污染因子之一活性污泥浓度MLSS与分形渗透率K之间的关系模型:K=0.849e-9×10-5ML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