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玫瑰组织培养技术研究,是实现良种快繁和产业化发展的客观需求。 所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结论或成果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 外植体选取 以带芽茎段作为外植体,一年内有两个适宜选取期,一是3月中旬至4月底之间,二是10月间。各时期的利弊是:前一时期的外植体侧芽萌动快,生长也快,但污染及褐化较严重;后一时期,情况恰好相反。 2 外植体灭菌 以外植体成活率与未污染率之和作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结果表明:70%(m/m)酒精浸泡6s后,再用0.1%~0.2%(m/m)Hgcl2浸泡8min左右,灭菌效果理想。 3 培养基琼脂用量计算的依据 通过试验,提出用胨力强度(g/cm2)表示培养基硬度的观点,并确定了初代培养基胨力强度为160~170g/cm2,继代培养基、生根培养基均为150~160g/cm2。 4 培养基糖源试验 分别对外植体分化、不定芽分化及生根过程进行了蔗糖、麦芽糖和乳糖的培养效果研究,发现卡氏玫瑰初代培养以30g·L-1蔗糖,继代培养以40g·L-1蔗糖,生根培养以30g·L-1蔗糖为好;百氏玫瑰初代培养以40g·L-1蔗糖,继代培养以30g·L-1麦芽糖,生根培养以40g·L-1麦芽糖为宜。走出了培养基专选蔗糖的传统。 5 激素用量组合优化 用均匀法设计试验,进行多项式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卡氏玫瑰的MS培养基最佳激素含量组合为:初代培养1.50mg·L-16-BA+0.02mg·L-1NAA,继代培养1.0mg·L-16-BA+0.1mg·L-1 NAA+0.1mg·L-1PP333,生根培养0.4g·L-16-BA+0.1mg·L-1 NAA+0.2g·L-1AC;百氏玫瑰MS培养基最佳激素含量组合为:初代培养2.02mg·L-16-BA+0.11mg·L-1 NAA,继代培养1.8mg·L-16-BA+0.5mg·L-1NAA+0.5mg·L-1PP333,生根培养0.68mg·L-16-BA+0.27mg·L-1 NAA+0.40g·L-1AC。 6 专用培养基pH值的优选 两类供试玫瑰初代培养基pH值均以5.9为宜,继代和生根培养基的pH值均以5.8为宜。 7 影响培养基pH值因素的研究 培养基pH值校正试剂、胨力强度、温度、高温高压灭菌都是影响pH值变动的重要因素;灭菌时间、培养基体积、以及培养基内脱脂棉、NaCl、CaCl2、蔗糖及活性炭等的含量等,能在高温高压灭菌过程中引起MS培养基pH值下降;各因素对pH值变动的影响趋势和程度明显不同。 8 培养基简化试验的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用自来水代替蒸馏水、普通绵白糖代替分析用蔗糖、普通果酱瓶代替三角瓶制备培养基,对试管苗分化和增殖的影响甚微,但是却能大大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