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糖与糖之间在生物体内的特异性相互作用自从被Hakomori研究组发现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研究认为:这种新型的分子间作用与细胞黏附及信号传导密切相关,Lewisx (Lex)决定簇(Galβ1→4[Fucal→31 GIcNAcβ1→R)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的寡糖分子。Lex鞘糖脂(Lex GSLs)可在细胞膜上形成微结构域,而这些结构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细胞黏附的初始阶段有关,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与糖之间在生物体内的特异性相互作用自从被Hakomori研究组发现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开展了广泛的研究。研究认为:这种新型的分子间作用与细胞黏附及信号传导密切相关,Lewisx (Lex)决定簇(Galβ1→4[Fucal→31 GIcNAcβ1→R)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的寡糖分子。Lex鞘糖脂(Lex GSLs)可在细胞膜上形成微结构域,而这些结构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细胞黏附的初始阶段有关,并且可以诱导胚胎生长和肿瘤转移。多种实验结果已证实Lex与Lex之间由钙离子介导的特异性作用,但钙离子在其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尚未被阐明,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新的研究模型来阐明这一现象的本质。本论文通过化学全合成方法,设计、制备了两个去氧Lex鞘糖脂,并运用计算机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钙离子调节糖-糖间相互作用的功能和Lex糖上不同部位的羟基对于糖-糖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论文共五章。第一章介绍了Lex-Lex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发现过程,概述了用于该研究的各种实验技术,并总结了目前在该领域的实验结果,分析了各种实验模型在研究糖与糖相互作用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引出本论文课题的出发点和目的。
第二章详细描述了去氧Lex鞘糖脂全合成路线的设计,并分别经46步化学反应首次合成了半乳糖基3位去氧和4位去氧的Lex鞘糖脂分子,实验表明:该合成路线具高区域、高立体选择性的特点,为Lex鞘糖脂类分子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本论文对合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讨论。对氨基葡萄糖3,4位羟基在糖苷化反应中的区域选择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证实了乙基2,3,4-三苄氧基一卜硫一or-L-海藻毗喃糖苷可作为糖基化反应的供体,用于合成Lex三糖,从而避免了复杂的异构体分离操作,为Lewis系列糖脂的全合成提供了有效的实验方法。这两部分内容分别详细阐述于第三和第四章。
第五章是目标分子的分子动力学研究部分。描述了用于模拟细胞膜上Lex集簇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的分子模型的建立过程。分别在带钙离子和不带钙离子的真实水溶液模型环境中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对比分析了在上述实验条件下的分子模拟轨迹,获得了Lex-Lex二聚化能量数据及氢键的形成变化和钙离子在不同羟基附近的轨迹等微观信息,该研究有助于在原子水平上揭示糖与糖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限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以半导体为基础的光催化技术为解决环境污染提供了一条高效、节能、环保的途径,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大多数半导体光催化材料的光谱响应范围窄,光利用率低,稳定性差,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如何针对这些缺点对催化剂进行改性,获得更好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成为了光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围绕TiO2及铋系光
本文以湖北某化工企业产生的工业级磷酸一铵(IMAP)废渣为研究对象,通过XRD、电感耦合(ICP-MAS)、离子色谱等测试方法定性和定量地分析滤渣的理化性质,在此基础上,对滤渣进行水洗、烘干、酸溶、脱氟、脱硫、萃取、反萃取的实验,确定最佳的酸溶条件、去除氟和硫的最佳反应条件、萃取和反萃的最佳条件,最终达到有效提取废渣中磷的目的。 滤渣中含有(NH4)2SO4、CaHPO4、MgHPO4、NH4H
为了分析中国绵羊群体β3-肾上腺素受体基因的遗传特点,采用PCR-SSCP方法及克隆测序技术,对湖羊、小尾寒羊、滩羊、岷县黑裘皮羊和藏羊5个中国绵羊品种419个样品中的β3-AR基因内含子中一段263bp耐寒性相关区域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在所测中国绵羊群体中共发现13个β3-AR基因的特异性条带类型,其中5个为新的条带类型。5类新带型克隆测序结果表明,它们为新的等位基因。新序列提交到Ge
目的:观察平和体质、阳虚体质、痰湿体质肠道菌群的相关性及差异性;首次对脐灸干预痰湿体质的作用以及对肠道菌群的调控作用进行系统研究;探析脐灸重塑肠道菌群调控痰湿体质的作用机制。 方法: 1依据纳入标准招募120例受试者,其中,平和质30例,阳虚质30例,痰湿质60例; 2从60例痰湿质中随机抽取30例,提取平和质、阳虚质、痰湿质三组共90例样本中的细菌总DNA,利用16SrDNA测序技术分析三
目的:骨性关节炎是最常见的肌肉骨骼疾病之一,尤以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最为常见,是导致老年人下肢残疾的主要原因。国外针刺治疗KOA的频次多为每周1-2次,而国内多为每周3-5次。本试验旨在初步评估每周1次与每周3次的针刺疗法治疗KOA的临床疗效,为针刺治疗频次的优选提供参照。 方法:采用区组随机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低频次针刺组(每周治疗
目的:本课题研究电针T4、T5夹脊穴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并通过应用RNA-seq(RNA sequencing)技术对电针夹脊穴预处理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及信号通路从而从转录水平探讨电针夹脊穴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机制。 方法:成年wistar雄性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夹脊组、电针内关组,每组12只。对
目的:本课题以糖尿病造模大鼠为研究对象,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医学相关研究及实验技术,通过观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结构改变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蛋白表达,研究“参虫胶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保护作用的机理。为益气养阴活血中药“参虫胶囊”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在MSCs向神经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为MSCs在神经内科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取成年健康SD大鼠股骨和胫骨骨髓,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取骨髓单个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s,MNCs)。多次洗涤后,将细胞沉淀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FBS)的低糖DMEM(L-DMEM)培养液中,置于37℃、5%CO、饱和湿度的CO培养箱中培养,细胞融合后用
物种是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功能单元,物种的划分对生物多样性的评估和保护至关重要。虽然到现在还没有统一的物种概念,但一般来说,物种被界定为在形态、遗传或生态位上具有显著分化的谱系。先前大多数物种是基于形态特征来鉴定的,然而,许多形态相似但遗传背景不同的物种(隐种)就会很难被鉴定出来,这对生物多样性的评估有一定的影响。这种隐性物种的存在既与生物的内在属性有关,又与外部环境条件有关,对这些隐藏物种的鉴定很可
蛇毒成分与生物体内的胆碱能系统关系密切。近年来,作用于M胆碱受体的蛇毒成分日益受到重视。有学者从曼巴蛇(Dendroaspis angusticeps)蛇毒分离出一些与M胆碱受体具有高度亲和力的单体成分,并称之为muscarinic toxins(MTs)。MTs对M1和M4受体亚型具有很强的选择性,某些MTs已被作为研究M胆碱受体亚型的工具药加以开发应用;部分MTs还能激动M1胆碱受体,可显著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