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东部断陷盆地勘探程度的提高,勘探中要求对圈闭有效性作出判别,成藏理论预测要素由源岩、圈闭向运移发展。虽然油气运移的动力、方式等因素作为预测要素可操作性较差,但运移的静态地质表现形式——输导体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对比而言,“源控论”立足于源岩,从成烃角度解决盆地油藏预测的有无问题;复式油气聚集理论主要从圈闭出发,在聚集角度解决盆地油藏预测的分布问题;而从输导体系出发,则是在运聚角度解决盆地油藏预测的精度问题。本文指出,输导体系是源岩与圈闭联系的物质体现,是圈闭有效性衡量的重要标准。陆相断陷盆地中输导体系表现为断层、裂隙、骨架砂体、不整合等地质要素及其各类组合样式。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存在油气运移主干道,与断层的活动与运移机理对应,输导体系也存在时间上的有限性,即输导体系存在空间上的有效性及有限性;输导体系与油气运聚相辅相成,输导体系不同则油气运移的方式不同,效率不同,对油藏分布的控制作用不同。本文以东营凹陷为例,在盆地输导体系要素分析及其地质控制因素研究基础上,建立盆地范围的输导体系格架,指出不同构造部位发育不同类型的输导体系样式,在油藏分布的纵向层位、平面位置、运移方向上的演化等方面分析输导体系与油藏类型、分布、数量的关系,指出输导体系类型及空间分布、变化特征控制了东营凹陷油藏类型、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在单因素控藏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输导体系控藏模式,从输导体系要素及其组合空间样式对东营凹陷油藏分布规律作出解释:平面相邻的油藏类型纵向叠置分布。这种如同Walther沉积相律的分布特点,建立于陆相断陷盆地输导体系类型在横向、纵向上的连续和相似的变化,更深刻的反映了断陷盆地的构造——沉积——成藏规律。在概念分析基础上,结合陆相断陷盆地的地质特点,阐明输导体系空间组合样式的两种典型表现形式——缓坡带“阶梯”型和陡坡带“T—S”型样式。指出具有典型意义的输导体系控藏模式,并不仅仅是输导体系的空间组合样式,还表现了输导体系样式对成藏具有特殊的控制作用,更深入反映了陆相断陷盆地油气的运移聚集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