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人们开始注意到,地方财政风险已悄然而至。一些地方政府感到,由于财政公共支出的领域缺乏投入,机关正常运转缺少经费保证而难以履职。财政部门感到,财政入不敷出,捉襟见肘,预算难以执行,“吃皇粮人”感到,工资不能按时发放,拖欠问题日渐突出。目前,我国地方财政风险因素在不断积累,如不主动、及时加以防范和化解,极有可能引发地方财政风险,直至财政危机。有鉴于此,对地方财政风险的探讨显得尤为重要且具有现实意义。 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言:对当前我国地方财政风险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概述,揭示进一步研究地方财政风险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并较全面地评述国内外理论界关于财政风险和地方财政风险的重要观点,进而提出整篇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及重点。 第二部分为地方财政风险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分析,是全文的奠基部分。对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的内涵进行了明确界定,认为,其是指在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地方财政资金遭受损失或财政支出出现困难而危及地方政权及其职能行使的可能性。从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分析地方财政风险的形成、转化和传导。 第三部分为地方财政风险的预警机制与评价控制指标体系。首先确立地方财政风险预警机制的目标和基本原则,然后明确了以债务为核心、具体项目为基础、流动性和清偿能力为监控对象的风险预警机制基本内容,最后以经济环境、财政收入、财政支出、综合评价等指标形成地方财政风险评价控制指标体系,反映财政流动性和财政清偿能力,衡量地方财政风险状况及发展趋势。 第四部分为防范化解地方财政风险。基于前面的理论、现实分析及对国内外经验的借鉴,论文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五项建议:一是大力发展地方经济,优化地方财源结构,二是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有效控制财政风险,三是调整和加强债务统一管理,适时推出地方公债制度,五是增强各级财政风险意识,建立财政风险预警机制。 本文的论述得出以下结论:由于改革发展进程的不确定性和主体认识、理解、驾驭规律能力的局限性,地方财政风险不断累积、日渐凸现,严重影响甚至危及到一些地方政权正常运转及其职能行使。地方财政风险问题已成为当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