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景观关键点是对整体区域具有重要生态作用、生态价值以及发展战略意义的景观地段,对研究景观结构与功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景观关键点在城市规划、生态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城乡绿地规划中起着指导性的作用。景观关键点的类型多样,主要有资源丰富的生态源区、能量交汇的生态汇区、生态敏感区、突出地物和景观节点等。山地城市具有特殊的地形,生境的多样和生态脆弱性的突出,使得关键点有它的特殊性。本文研究的对象:①大面积的自然、半自然植被地段:包括重庆主城区的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四条自然山脉,半自然林地-中央山脊线(从鹅岭公园到平顶山一带),以及半自然林地的郊野公园和公园等景观关键地段。②生态脆弱地段:包括中梁山、铜锣山两山脉及中央山脊线的陡坡地段,嘉陵江东岸和江北嘴大剧院等水淹消落带地段。③模拟分析:范围包括主城核心区及其周围地段,南北以外环为界,东西以中梁山和铜锣山脉为界。通过野外实地样方调查和卫星图片的判读,分析重庆主城区内有大型的自然或半自然植被地段的物种组成及分布特点;分析生态脆弱地段的空间分布及特点;模拟分析,在不同假设条件下,分析景观连接度指标的变化情况,找出对景观结构影响较大的关键地段。研究景观关键点,是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生态建设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分布有大面积自然或半自然植被的景观关键地段。自然植被主要分布在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等四条山脉上,半自然的低丘林带主要分布在中央山脊线上。四条山脉及中央山脊线,资源丰富,物种种类多,植被类型多样。常绿阔叶林和竹林在缙云山脉上分布较多,中梁山脉、铜锣山脉和明月山脉以针叶林为主,中央山脊线以落叶阔叶林为主。缙云山脉乔木层和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分别为0.93和0.95;中梁山脉乔木层和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分别为0.80和0.89;铜锣山脉乔木层和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分别为0.93和0.96;中央山脊线乔木层和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分别为0.89和0.79。(2)有半自然林地分布的郊野公园和重要的公园。郊野公园主要有歌乐山森林公园、铁山坪森林公园和南山植物园等,重要的半自然林地公园有照母山植物园、鸿恩寺森林公园等。半自然林地,物种种类多,林地类型多样,植被组成丰富。郊野公园林地类型以针叶林为主,重要的公园林地类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歌乐山森林公园,乔木层和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分别为0.89、0.95;铁山坪森林公园,乔木层和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分别为0.81、0.89;南山植物园,乔木层和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分别为0.94、0.95;照母山植物园,乔木层和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分别为0.88、0.85;鸿恩寺森林公园,乔木层和灌木层的Simpson指数分别为0.89、0.92。(3)生态脆弱的陡坡地段:主要分布在中梁山脉、铜锣山脉及中央山脊线等易水土流失的地段,整体林地覆盖率为54.3%。两山脉坡度大于15°的不宜建设用地的面积有21145.8hm2,大于25°的陡坡面积有1983.8hm2,大于35°的极陡坡面积为113hm2。非林地面积:15-25°(6882.6hm2)>25-35°(516.7hm2)>大于35°(51.5hm2)。中央山脊线整体林地覆盖率仅39.6%。坡度大于15°的山地面积有184.1hm2,大于25°的陡坡面积有68.3hm2,大于35°的极陡坡面积为10.9hm2。非林地面积:坡度15-25°(50.9hm2)>坡度25-35°(34.7hm2)>坡度大于35°(6.6hm2)。山脉、低丘由于自身坡度的影响,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再加上外界的干扰,建设用地比例的加大,林地覆盖度的降低,水土流失的严重,加速了山脉、低丘的生态脆弱程度。(4)生态脆弱的长江、嘉陵江段消落带:分析消落带的水位变化情况、植被分布情况及生境的特点。得出生态脆弱程度:海拔163-170m段>170-175m段>175-185m段>185m以上段。163-170m段,水淹时间2-4个月,生态最脆弱。(5)运用Arc Gis9.3及Fragstats软件,在主城核心区及周围地段,增加或减少林地斑块,进行模拟分析。通过景观连接度值的变化,找出对整体景观空间布局影响较大的关键地段。模拟林地斑块的增加,在39个选地中,找出了11个景观比较重要的地段,主要分布在渝北区和北部新区。在这11个关键地段,林地面积各增加100hm2、400hm2, CONNECT指数由最开始的0.1385分别上升到0.1892、0.2467。选定13个现有大型林地斑块,假定斑块减少,有7个选地景观连接度值的变化幅度较大,对景观结构的空间布局影响大。其中,中央山脊线的值变化最大,从0.1385降为0.1306,是最为关键的景观地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