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的基本功能在于生产和出售公众所需的金融服务,而在这些服务品种当中最为重要的产品便是提供贷款。各家银行主体在前期的信贷项目开展中,其信贷市场目标主要追逐于规模较大、风险较小、效益性可期的项目,信贷门槛呈现出高而严的势态,但是随着中小企业数量的急剧上升及在国民经济生活中日益显现的突出地位,无论是出于国家的宏观调控还是基于自身的信贷业务发展,中小企业的信贷项目成为了时下各银行主体的信贷热点。但是这些项目受企业自身规模小、经营能力与经营底蕴不足、资本充足率低、市场竞争能力弱,受市场冲击影响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信贷风险较大,银行主体对这类信贷项目的贷款风险评估和控制的难度较高,这一问题也正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重要发展瓶颈,所以,银行主体完善对于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管控将在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创新、不良贷款的抑制、自身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对借款企业项目的有序进行等都有着重要意义。邮政银行属于业内的新生代,在信贷业务的经营上更是属于业内“后进”,受该项业务发展时间限制以及经营经验短缺的双重影响,邮政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市场份额的抢夺中都远远滞后于同业其他先进主体。针对这一情况,本文通过采取理论分析法、实际调研法、案例分析法等三种研究方法,在充分学习与借鉴已有信贷相关的理论的基础上,以基层邮政银行A行的信贷个案为例,对该个案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该行在信贷项目开展中的贷前调研分析、贷中审批与授信、贷后管理及管户信贷员制度进行了逐一分析问题,并查找了相应原因。随后在此基础上,在借鉴其他先进同业主体优秀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邮政银行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与改进性的提出了相关建议,建议的提出重在有的放矢,借鉴但不盲目跟从,其中特别是在贷后管理中对目前现行的“管户信贷员”制度予以取消,实施专业化的客户经理制建议对于信贷市场的扩容及贷后的高效、有序管理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