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藤仓赤霉复合种(G.fujikuroi species complex,GFC)引起的恶苗病(rice bakanae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水稻病害。藤仓镰孢菌(Fusarium fujikuroi)是我国水稻恶苗病菌优势种。长期以来,我国水稻恶苗病的防治以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为主,并导致了田间抗药性的普遍发生。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藤仓镰孢菌β2-微管蛋白第198和200位氨基酸突变导致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藤仓赤霉复合种(G.fujikuroi species complex,GFC)引起的恶苗病(rice bakanae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水稻病害。藤仓镰孢菌(Fusarium fujikuroi)是我国水稻恶苗病菌优势种。长期以来,我国水稻恶苗病的防治以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为主,并导致了田间抗药性的普遍发生。本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藤仓镰孢菌β2-微管蛋白第198和200位氨基酸突变导致了对多菌灵抗药性的产生。藤仓镰孢菌抗性菌株β2-微管蛋白基因存在三个突变位点:F200Y(核苷酸T900A)、E198V(核苷酸A894T)和同义突变G235G(核苷酸C1006T);田间存在两种抗药性基因型:F200Y+G235G,E198V+G235G。同义突变是指氨基酸密码子碱基发生改变,而其所编码的氨基酸不发生改变的基因突变(因密码子存在简并性),因此,一直被认为无生物学功能。然而,近几年研究表明,人类基因中部分同义突变可以通过改变基因mRNA稳定性、mRNA二级结构、mRNA剪接、蛋白含量、蛋白空间结构等影响生物体功能,与约50种疾病相关。但在丝状真菌中,缺乏相关研究。为此,本文进行了藤仓镰孢菌β2-tubulin同义突变G235G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分子机制研究。具体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基因原位回复技术,以野生型藤仓镰孢菌多菌灵敏感菌株YC3为背景,构建了遗传背景一致、无遗传标记的β2-tubulin基因五个点突变体(分别含有C1006T、T900A、A894T、C1006T+T900A 和 C1006T+A894T)。研究结果表明:同义突变 C1006T与T900A或A894T结合时,可显著增强抗药性菌株的生物适合度,包括产孢能力、致病力、对多菌灵抗药性水平、对外界氧化胁迫、重金属离子胁迫忍受力以及对高温环境的忍受力等;而单一的β2-tubulin同义突变C1006T并不产生上述生物学效应。因此认为,藤仓镰孢菌β2-微管蛋白基因第235位密码子同义突变具有生物学功能,并对病原菌适合度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究藤仓镰孢菌β2-微管蛋白基因同义突变C1006T赋予抗药性菌株适合度显著增强的分子机制,进行如下研究:(1)研究了同义突变C1006T对藤仓镰孢菌β2-微管蛋白mRNA表达水平、β2-微管蛋白含量及其分子量大小、以及β1-微管蛋白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β2-微管蛋白mRNA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结果表明,同义突变C1006T与T900A结合时,可显著降低β2-微管蛋白mRNA表达水平,但与A894T结合时,对β2-微管蛋白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Flag标记的β2-微管蛋白印迹杂交实验结果表明,同义突变C1006T在与多菌灵抗性突变位点T900A结合时,可增强β2-微管蛋白含量;β2-微管蛋白基因cDNA序列分析,并结合β2-微管蛋白印迹杂交实验结果表明,同义突变C1006T不影响mRNA剪接和β2-微管蛋白分子量;β1-微管蛋白mRNA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结果表明,同义突变C1006T对β1-微管蛋白mRNA表达水平无显著影响。(2)从mRNA二级结构及其稳定性和密码子使用偏好性两个方面,进一步研究同义突变C1006T的作用机制。通过使用mRNA结构预测平台“the mfold Web Server”,获得了无点突变以及分别含有 C1006T、T900A、A894T、C1006T+T900A 和C1006T+A894T的β2-tubulin mRNA的最稳定二级结构及其对应的吉布斯自由能,排除了 mRNA二级结构稳定性对菌体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根据β2-微管蛋白第235位甘氨酸(Gly)共存在四种同义密码子(GGC、GGT、GGA和GGG,其中GGC为田间野生型密码子,GGT为田间突变型密码子),以多菌灵抗性突变型T900A为背景,构建了分别含有这四种同义密码子的四个突变体:M-T900A、M-T900A/C1006T、M-T900A/C1006A和M-T900A/C1006G。分析了这四个突变体主要生物学表型,发现同义突变C1006T、C1006A和C1006G均能显著增强突变体M-T900A对多菌灵抗性水平、对高温忍受力、产孢能力、致病力以及菌丝生物积累量当中的某个/些生物学指标,但效应大小不同。综合比较,田间存在的同义突变C1006T增强效应最大,对高温的忍受力尤其显著。综上,本论文研究首次报道了丝状真菌同义突变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揭示了藤仓镰孢菌β2-tubulin第235位密码子同义突变G235G(核苷酸C1006T)参与多菌灵抗药性形成的新机制。
其他文献
在当代,生活压力日益增大,生活节奏逐步加快,失眠症在世界各地均成为一种困扰人们的常见疾病。其发病时间较长,发病后较难治愈,与心里因素影响颇大,失眠严重者还还会诱发多重心脑血管疾病,出现心悸、恶心、头晕等症状。西医主要采取化药治疗方法干预睡眠,常见的有苯二氮卓类药物和巴比妥类药物,此类药物虽有良好的催眠效果,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失眠,患者醒后依然感觉困顿无力,同时该类药物还易产生耐药性、成瘾性,停药
地衣内生真菌是指存活于健康地衣体组织内部而不会对地衣菌体引起任何直接或间接明显负面影响的一类真菌。它们具有物种丰富、易于培养、生长周期短、产物多样、不造成资源濒危的研究优势,是活性天然产物研究的理想对象之一。该类真菌生境特殊,对其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有利于发现结构新颖的天然产物和独特的作用靶点,对新药的发现和创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三株地衣内生真菌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前期的细胞毒
研究背景:吞咽困难是卒中后较常见的症状之一,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治疗,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增加误吸性肺炎、支气管肺部感染、脱水及营养不良的风险,增加医疗耗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最终导致病死率增加,给国家、社会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对吞咽困难患者早期的识别与管理可降低肺炎发生率、降低致死性并发症、促进整体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等。国外涉及卒中后吞咽困难识别与管理的指南较为丰富与成
黄单胞属(Xanthomonas)细菌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且对动植物都有很大的危害。通过直接杀死病原菌途径出现的防病、治病药物的有效期越来越短,这些现象的出现使人类生命健康受到巨大威胁。大量研究证明,微生物种内和种间都存在群体感应,它通过感知微生物自发产生、释放的一些特定信号分子的浓度变化调节微生物的群体行为,参与包括人类、动植物病原菌致病在内的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调节,尤其是参与许多病原菌致病因子的表
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细颗粒物(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2.5μm)是衡量空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已被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和有害健康的疾病息息相关。但目前由于地面监测站点数量较少、分布不均,且建立的站点成本较高以及后期维护耗时费力,所以很难获取大面积PM2.5浓度的空间分布情况。卫星遥感具有覆盖范围广、获取成本低等优势,利用卫星遥感观测的气溶胶光学厚
随着城市化进程发展,大多数的城市的居住与就业行为会造成交通拥挤、居民幸福指数不高、环境污染等城市生活问题。对城市的居住与就业的空间进行研究,利于发现推动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对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和土地使用问题提供切实的参考,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本次研究从城市地理学角度对高新区的居住空间与就业空间的形态变化、居民居住区及就业区活动密度进行分析,通过对南宁市及高新区相关规划中如用地分类、城
胎盘类哺乳动物在陆生动物中占有主导地位,飞行和滑翔是这些动物适应环境的特殊运动形式。鼯鼠族(Pteromyini)是松鼠科中唯一具有滑翔能力的哺乳动物,它属于哺乳纲,啮齿目,松鼠科,松鼠亚科中的鼯鼠族,世界上有5个属52个种,我国有7属16种,其中中国特有的有三种:沟牙鼯鼠(Aeretes melanopterus)、低泡飞鼠(Hylopetes phayrei)和复齿鼯鼠(Trogopterus
我国寿险业经历了高速增长后增速开始放缓,而且增速已不再是寿险业追求的唯一发展目标,寿险公司的经营管理者越来越关注寿险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早在1977年,华盛顿大学著名的财务学教授罗伯特.C.希金斯(Robert C.Higgins)提出了可持续增长的定量模型。他认为公司的可持续增长率是“公司在不需要耗尽财务资源的情况下,公司所能实现的最大的销售增长率”。如果增长过快就会过快的耗尽资源,使公司面临资源
大黄是常用中药材的典型代表,随着国内外用量的增大,过度采挖导致野生资源逐步减少,现今多数商品大黄主要来源于栽培品,但由于栽培所选种源、环境不当会影响其临床疗效。大黄发挥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是多种功效组分,其功效组分随地理而发生变异是造成大黄栽培品临床疗效不稳定的原因之一。为了大黄临床疗效的稳定性有必要对其功效组分地理变异格局及机制做一解析。为了实现大黄更为精准的用药,除了选定特定的种源、环境以外,还
1.研究目的经方大黄甘草汤出自《金匮要略》,经历代传承,临床应用广泛,且通便止呕的药效肯定。目前,对于该方的药效组分的研究甚少,无法从药效物质方面对大黄甘草汤进行质量控制。本研究是在传统中医药配伍理论及中药药效组分理论指导下,研究经方大黄甘草汤的药效组分,并分析其药效组分与配伍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中药复方探索“配伍—药效组分”关系提供实验支撑,为进一步建立大黄甘草汤与疗效对应的药效组分质量评价体系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