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10月,中国创业板经过近十年的筹备,终于正式在深交所开板,但随之而来的是创业板企业动辄50倍以上的市盈率,这种高市盈率的估值饱受资本市场各方的批评,但究竟如何对创业板企业进行估值,或者说哪种估值方法更适合中国创业板企业估值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剩余收益模型是一个将企业价值和会计信息紧密结合的一个模型,理论体系完整,并在实践中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很少被用于我国创业板企业价值评估。剩余收益模型对创业板企业估值究竟是否适合,该如何应用更科学准确,成为创业板企业估值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我国创业板发展的历程和推出的背景出发,首先分析了创业板企业的实际特征。然后基于这些特征,结合对几种主流估值模型的分析,发现这几种主流估值模型并不是特别适合我国创业板企业估值。而后,通过对剩余收益模型进行了重点分析,并结合杜邦财务分析体系的理念对其进行了改进,从而弥补了原模型的部分缺陷,增强了模型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同时,深入分析了改进后的模型应用于创业板企业估值应用的优势。最后,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挑选了一家创业板企业—探路者作为案例,应用改进后的剩余收益模型进行估值操作。通过本文的研究,剩余收益模型相比其他几个主流估值模型,更适合对我国创业板企业价值评估,同时,对于价值投资理念的倡导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