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我国就进入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在迈入转型和变革的深水区,许多社会问题随之而来,而媒介生态的不稳定性在近些年日益凸显。新媒体的加入,扩大了民间舆论场的平台。官民之间的互动距离被拉近,但官方舆论场的公信力却日渐流失,话语权也被削弱,而且又被不少民众疏远。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和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将研究范围集中于:一,对国内外关于“舆论生态”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二,分析中国两大舆论场在转型时期表现出来的特征、运行机制;三,对两大舆论场当前生态问题进行分析;四,如何从舆论场主体的维度考量,对舆论场进行治理,即提出相关的建议策略。总体上看,民间舆论场的主流舆论大体与官方舆论场保持一致,官方舆论场借助新型网络平台融合民间舆论场逐渐“落地”,但是,在面对突发重大事件或是谣言这类社会负面状况时,两大舆论场不免发生对立和冲突,舆论场的生态环境失衡,无法与社会转型期下社会的协调发展保持统一步调。针对舆论场表现出的生态瓶颈,本文根据传播学的信息互动模式,从舆论场的三大主体:政府、媒体、民众出发,分别从三者的维度提出了生态治理策略:提高政府舆论引导能力,创新媒体传播路径,提高民众媒介素养。舆论环境的营造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优化、不断寻找最优路径的动态过程。我们要遵循舆论生态系统的逻辑,将各要素有效启动并形成良好的舆论生态循环系统。网络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空间,政府很难通过禁止的方式将其中不利于自身统治的资讯根除。如果一味强行封锁,就会加重民众的怨念,扩大和加深政府与人民之间的鸿沟。因此,适当把握好舆论场的生态演进规律,积极治理其间的问题,融合舆论场,扩大其公约数,中国传媒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