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中期文人刘良臣是北方颇具特色的曲家之一,是明中期仕途失意的士大夫文人群体中的一员。其文学成就主要集中在散曲方面,他继承并发展了散曲文学独有的讽世精神与“蒜酪”风味。而后世有关他本人及其散曲的研究还比较贫乏。本文主要涉及刘良臣本人生平与其散曲两个重要方面:首先,在个人生平方面,本文详细考述了刘良臣的家世渊源、少年生活、仕宦生涯、家居生活,勾画了这位曲家的人生与创作经历。这其中有很多问题是前人所没有涉及到的,比如刘良臣的家族成员、家庭生活以及他被罢官的原因,还有晚年境遇和心态的变化等。关于个人生平,主要是通过刘良臣的《壮游记》上、下卷,《凤川先生文集》三卷以及其友人的相关文章研究得出。另外,本文还重点研究了刘良臣的散曲集《西郊野唱北乐府》,主要分析其思想内蕴和艺术特征,对于其中具有开拓明散曲题材意义的田园和边塞之曲,以及代表明中期失意士大夫心态的抒怀遣兴之曲关注较多,这些曲作艺术成就较高,可视为刘良臣的代表作。《凤川先生文集》中还附有一篇《西郊野唱引》,是刘良臣创作观念的阐发,也是研究明代南北曲发展进程的重要资料,表现了作者崇北抑南的曲学观念。关于刘良臣及其散曲的研究,本文主要采用了文本细读、比较阅读与文史结合等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