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从文体学中借鉴前景化理论,实证探究学生能否发现并正确译出原文中的前景化,通过实证研究中学生在翻译各阶段,如文体意识、文本分析策略、文本翻译结果中反应的问题,探讨文学翻译教学的对策。文学作家通过偏离语言常规,即前景化的写作手法表达文本主题意义和美学价值,前景化现象既被看成是读者反应的一个因素,又可作为文本分析的出发点。本研究借鉴文学实证研究的部分做法,借用van Peer实验的前假设,设计问卷,并与选出的三个小说节选片段一起,成为调查工具,调查学生能否发现并且正确翻译出原文中的前景化现象。判断学生是否发现了前景化主要通过设计问卷中的部分问题,这些问题根据van Peer实验中两个前景化前假设“重要性”和“显著性”指标而设计;而调查学生能否正确翻译出前景化则是以三篇小说节选为翻译材料,对比学生的翻译与作者给出的恰当翻译。作者从前景化原理出发,以梳理出的面向翻译的前景化文本分析模式和翻译方法分析翻译文本材料,得到作为参考的恰当翻译。通过数据的定性、定量分析和案例分析,本研究得到四个发现:1.学生对前景化的发现程度不高,同时,比起矛盾上的偏离,学生更容易发现句法层面上的偏离和词法层面上的平行结构:2.前景化的翻译让位于译文“达”的需要:3.学生未发现前景化有时却译出前景化;4.学生对词、句造成的前景化处理方式不同。从这四个问题出发,通过分析讨论,本研究得到文学翻译教学的四点对策:1.重视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形式的欣赏能力;2.借助文体学,辅助翻译教学:3.借用“解放的翻译”策略,既让学生知晓制约翻译的规范,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创造力,让学生知道通过创造性的翻译,是可以打破或改进这些规范的;4.评判翻译质量的手段要多元化,除了学生的翻译作品,“翻译日志”、甚至是“有声思维”都应该作为评判翻译质量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