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汇率波动的贸易效应一直是研究的关注热点。作为一个特殊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汇率制度在2005年7月进行改革,由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转换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项重大改革使得人民币汇率从一个贬值阶段过渡到了升值阶段。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仍占大多数的国家,农业收入仍然占据着农民收入的大部分。农产品贸易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中国人民币汇率变动特别是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值得探究。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可以弥补已有研究忽略发展中国家汇率波动性贸易效应的缺陷,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基于此,本文试图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量的影响进行研究。在阅读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借鉴了门槛模型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人民币汇率波动性与农产品出口量关系的模型。并以中国对十大农产品贸易伙伴国的出口为研究对象,使用计量方法估计人民币汇率波动性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将贸易量按照产品类型分为总商品贸易,农产品贸易以及非农产品贸易三类分别建模,对比分析结果。并进一步将农产品贸易按照商品特性细分为7个子类,探讨汇率波动性对不同特性农产品贸易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进口国汇率制度不同,汇率波动对农产品贸易量的影响方向和大小也不同。由于农产品具有更加特殊的产业性质,汇率波动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与对非农产品的影响是不同的,测算出来的门槛值以及影响区间差异很大。最后结合理论基础和实证结果分析了其中的政策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