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想的人类肿瘤动物模型的建立能够为临床抗肿瘤药物的研发和治疗新方法的研究提供科学的平台。近年来人源性裸鼠原位移植肿瘤模型已成为现代肿瘤研究中应用的最广最有价值的模型,能够很好的模拟人体内肿瘤的自然生长过程和生物学行为。该模型的建立是利用人体肿瘤组织或是肿瘤细胞直接移植到裸鼠体内相应的器官而形成的肿瘤模型。目的和意义利用肿瘤细胞系和人体肿瘤组织建立人源性裸鼠原位移植肿瘤模型。在建立模型的过程中,有数只实验裸鼠不同程度的出现颈背部皮肤过度角质化的现象。针对模型建立中出现的这一异常现象,分析异常产生的原因,以及分析该现象对肿瘤模型的建立是否造成影响。为研发抗肿瘤药物提供稳定可靠的模型。研究方法一、原位移植人源性裸鼠肿瘤模型的建立1、方法1:采用人乳腺癌MDA-MB-231-Luc细胞悬液进行裸鼠乳腺脂肪垫原位注射,建立细胞悬液原位法COI(Cellular OrthotropicInjection of Cell Suspensions)模型。收集体外培养的对数生长期的人乳腺癌MDA-MB-231-Luc细胞,活细胞数>95%,切开右侧胸部第二对乳腺区皮肤暴露脂肪垫,缓慢注入细胞液后缝合创口。使用小鼠活体成像设备,对原位肿瘤进行监测,并制作肿瘤生长曲线及裸鼠的体重变化曲线,通过以上指标衡量模型建立成功与否。2、方法2:选取肝癌病人手术切除的肿瘤,剔除坏死组织和淤血后,处理后切割成合适大小的瘤块,建立完整组织块原位移植法SOI(Surgical Orthotropic Implantation of Histologically IntactTumor Tissue)模型。将动物麻醉保定后肝癌原位移植模型是开腹在肝叶上直接用穿刺针接种瘤块。接种好瘤块后止血并关闭创口。待荷瘤鼠的肿瘤长至1000mm3时,将荷瘤鼠用过量吸入CO2气体的方法安乐死,取出瘤块进行鼠间传代,并制作子代裸鼠的肿瘤生长曲线和动物体重变化曲线,衡量模型建立成功与否。二、建模裸鼠过度角质化现象原因分析在乳腺癌肿瘤模型建立的第14天,肝癌肿瘤模型建立的第17天,分别有5只和12只模型动物出现过度角质化的现象,皮肤出现大量白色皮屑。对异常裸鼠进行隔离观察,采取异常模型裸鼠组织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培养物感染裸鼠检测其致病性,组织病理学的检查。并对裸鼠饲养环境进行空气落下菌和微生物的监测。统计动物的发病率,分析异常肿瘤模型动物和正常肿瘤模型动物的肿瘤生长情况和体重的变化,比较其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结果及结论一、成功利用手术的方法建立原位移植人源性裸鼠肿瘤COI和SOI模型,并将SOI模型荷瘤进行稳定皮下传代。建立了稳定可靠的肿瘤模型,并为肿瘤生长情况提供基本参数。二、建模动物在出现过度角质化现象的第3-7天后体重逐步恢复,过度角质化现象消失,肿瘤继续生长。培养分离出的革兰氏阳性菌株对裸鼠并没有强烈致病性;组织学检查显示,无明显病理变化。建模动物没有再次出现类似的临床症状。统计学分析异常肿瘤模型动物和正常肿瘤模型动物的肿瘤大小和体重变化差值,差异不显著。说明过度角质化的症状对裸鼠肿瘤模型的建立没有明显影响。造成建模动物过度角质化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动物的个体差异,或是携带未知的某种属条件致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