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b0.3Co4Sb12的第二相和受主掺杂改性及机理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ling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热电材料作为一种能够实现热能与电能之间直接转换的能源材料,在废热发电及热电制冷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中温区间,Co Sb3基方钴矿因具有较高的热电性能和结构稳定性,被认为是最具商业化应用的热电材料之一。其中,Yb0.3Co4Sb12合金是最具代表性的n型单填充方钴矿,但较高的热导率仍有降低的空间。因此,在不损伤电性能的同时显著降低合金的热导率是提高热电性能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提出采用第二相和受主掺杂的方式分别降低Yb0.3Co4Sb12合金的晶格热导率和电子热导率,进而降低总热导率,提高热电优值。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激光热导仪、塞贝克系数/电导率测试系统、霍尔系数测量系统、纳米压痕仪、维氏硬度计等系统研究了第二相和受主掺杂对Yb0.3Co4Sb12合金的微观组织、热电输运特性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额外添加等原子比的Co和Si结合熔体旋甩和热压烧结方法,在Yb0.3Co4Sb12合金中原位构建了弥散分布的Co Si纳米粒子,增强声子散射,降低晶格热导率;同时,相界面处的肖特基势垒屏蔽掉部分低能载流子,增大Seebeck系数,提高功率因子。当Co Si掺杂量为0.05时,合金因具有最大的功率因子及最低的晶格热导率,ZTmax和ZTave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5@873 K和0.96(300~873 K)。另外,硬质相Co Si纳米粒子的引入因沉淀强化作用提高了合金的硬度和断裂韧性。研究发现,在Yb0.3Co4Sb12合金中额外添加Al可原位构建与基体呈欧姆接触的亚微米尺度Co Al相。Al掺杂后引起Yb填充量的减少,载流子浓度及电导率先降低后略有增大,Seebeck系数提高,低温区间的功率因子明显增大;晶格热导率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总热导率下降;Al掺杂量为0.3时,ZTmax和ZTave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36@873 K和0.96(300~873 K)。通过额外添加等原子比的Co和Al,确保Yb填充量不变的情况下,查明Co Al相中部分电子注入到基体相中,提高了载流子浓度和电导率,同时增强对声子的散射作用,降低晶格热导率。另外,硬质相Co Al粒子的引入,明显改善了合金的力学性能。Ⅳ族元素的Sn或Ge受主掺杂提高了Yb0.3Co4Sb12合金的热电性能。随着Ⅳ族元素掺杂量的增加,载流子浓度显著降低,电离杂质散射强度增大,电导率明显降低,Seebeck系数的绝对值增大;合金的电子热导率明显减小,晶格热导率基本不变,双极热导率逐渐凸显,但总热导率显著降低。当Sn掺杂量为0.15时,ZTmax和ZTave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2@873 K和0.98(300~873 K)。相比于Sn掺杂,Ge掺杂因协同调控费米能级和电离杂质散射强度至最佳值,使其在较高掺杂量下仍具备良好的功率因子,促进了电子热导率的进一步降低。因此,Yb0.3Co4Sb11.75Ge0.25合金获得最大的ZTave为1.02(300~873 K)。在冷端温度为300 K,热端温度为850 K,腿长为4 mm的条件下,对优化出的合金进行理论输出功率密度及转化效率的计算,结果表明,Yb0.3Co4Sb12/0.05Co Si和Yb0.3Co4Sb12/0.3Al合金获得最大的理论输出功率密度,分别为9.61 W cm-2和9.53 W cm-2,在热源不受限制的条件下,该两种合金具有较大的优势。而Yb0.3Co4Sb11.75Ge0.25、Yb0.3Co4Sb11.75Ge0.25/0.05Co Si、Yb0.3Co4Sb11.85Sn0.15/0.05Co Si合金则具有最大的理论转化效率,均为15%,在热源受限的情况下,该三种合金具有最大的实际应用潜力。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发展,自主水下航行器协同系统在军事应用领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自主水下航行器的高精度定位是成功执行任务的必要条件之一,然而水下环境不利于电磁波信号的传播,导致卫星导航系统很难对自主水下航行器进行准确定位,而价格高昂的高精度惯导系统不利于大规模应用。因此以搭载高精度导航系统的自主水下航行器为主艇,通过水声设备共享信息并测量相对距离,进而利用数据融合技术提高其余搭载低精度导航系统的从艇的定位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保持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保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自身实力,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企业财务会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财务会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然而,企业金融会计存在着一些风险,这些风险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的影响力巨大。本文探讨了企业金融会计中的风险防范与控制问题,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TiO2半导体由于其优异的光电特性、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高表面活性等特点,是最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材料。然而,传统的TiO2光阳极结构简单,光生电子于光阳极内的传输依赖于载流子扩散作用,限制了电池器件光伏性能的提升。研究者对于TiO2光阳极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大量的改性工作,但其仍存在着光阳极内部电势弱、界面传输复合率高等问题。为了满足光敏化剂与日俱新的光生电子产率,迫切需要开发高电子传输能力的
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作为新的能量采集技术,可以灵活地将环境中或人体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是应用于电子设备的理想供能器件。目前有关TENG的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其输出性能距离实际应用仍有一定的进步空间;此外,TENG的应用中,比如可穿戴设备乃至电子皮肤对其柔性透明等特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课题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研究对象,为提升其摩擦电性能,同时兼顾最终所制备的TENG柔性和
锂硫电池具有高比能、价格低廉等优势,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储能系统。高性能的硫正极是Li-S电池的关键,升华硫(S8)和硫化聚丙烯腈(S@pPAN)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两类硫材料。但是,S8导电性差、体积膨胀大,存在严重的多硫化锂(LiPS)“穿梭效应”,导致电池可逆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S@pPAN在酯类电解液中循环稳定性较高,仍存在反应动力学过程缓慢、分子结构及反应机制不明确、硫含量低、在醚类
目的探讨专档管理和药师干预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的效果。方法调取医院2017-2020年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相关的数据,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用药频数(DDDs)和使用强度(AUD)]、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菌检出情况以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用药合理性3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2017-2020年,医院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AUD从1.66DDDs·(100人)-1·d-1下降至0.90 DDD
锌镉配位聚合物由于具有结构丰富、可调节性强、框架多孔和主体框架结构能够与目标客体分子产生相互作用的优点,因此在环境污染物吸附和荧光检测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为了提高锌镉配位聚合物的化学稳定性,明确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吸附和荧光检测性能的影响,实现对环境污染物高效、快速的检测和吸附,本论文依据配位化学原理和拓扑分析理论,选择了具有不同数目芳香环和羧酸的芳香二羧酸(1,4–苯二甲酸(H2bdc)
自动化机械系统的广泛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引入的噪声也不可忽视。该类噪声一般具有明显的窄带特性,在一定的半自由场半混响场及混响场条件下,一般也具有明显的谐频特性和宽带特征。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如汽车鸣笛、机械损伤和建筑施工带来的脉冲噪声干扰不可避免。更进一步的分析,在移动的车辆、飞机及轮船中,脉冲噪声对现有的主动噪声控制(ANC)技术的影响不容忽视。相对于单一的高斯噪声,在混合有脉冲干扰的高斯
如何利用普朗克常数对质量单位kg进行量子化定义,被国际计量领域公认为最具挑战性的研究,2012年更是被《Nature》杂志列为当年世界6大科学难题之一。能量天平是我国自主提出的质量量子基准的“中国方案”,其方法内涵是基于机械能与电磁能平衡原理构建普朗克常数h、标准砝码质量和电学量量子基准的联系,间接建立质量量子基准。其中,标准砝码质量是由自身重力矢量与电磁力矢量平衡理论推导获得,两个力矢量须沿重力
近些年来,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技术不断发展,对临近空间攻防对抗技术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从防御方的角度出发,本文研究了反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拦截导弹的制导律和制导滤波器设计问题;从进攻方的角度出发,本文又研究了临近空间拦截导弹的制导律辨识和飞行轨迹预报问题。在低空环境下,拦截导弹的自动驾驶仪的动态特性通常比较复杂,为二阶系统,并且有两个零点。对于尾控型导弹,还会有一个右半平面内的零点。这会降低导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