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国务院颁发《关于促进农民增收若干政策意见》一号文件,提出要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到目前为止,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已经实施了8个年头,粮食生产实现“八丰八收”,这说明粮食直补政策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但是具体效果如何,还存在着那些不足,这些问题都是值得研究的。通过对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方式及其相关问题的剖析和探讨,以更深入地认识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方式实施过程中效果和存在问题,进而根据理论和实践需要对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方式进行设计,以期以适合的补贴方式达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双重目标。本文重点介绍了我国现行的粮食补贴方式,分析了各种补贴方式的优势、劣势和效果评价,指出了现行补贴方式存在的问题是:虽然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收效甚微;虽然增加了粮食产量,但是不足以形成持久的动力。紧接着介绍了欧美发达国家的补贴方式以及对我国的启示,指出我国应该实行与粮食生产相挂钩的补贴方式以及引入动态调整机制和实行最低价保护政策。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的粮食补贴方式进行了重新设计:提出了种植面积和出售粮食数量相结合的累进补贴,包括了全额累进补贴和超额累进补贴两种形式。具体实行某种补贴方式时要结合粮食安全所面临的形势;依据投入要素来确定粮食直接补贴结构。以山东省1990-2011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构建Cobb-Dauglas生产函数,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生产各投入要素对单产的贡献率,确定最佳的粮食补贴结构;引入了生产效率因子,构建粮食直补的联动机制,粮食直补要随着粮食的市场价格、产量和生产成本进行及时的调整。研究表明,我国现行的粮食补贴方式不够科学,存在着补贴对象界定模糊以及收效甚微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应该结合我国的粮情和国情,调整和完善粮食补贴政策,主要建议包括:(1)在粮食直接补贴方式上,对粮农发放补贴资金时应该采取累进补贴;(2)加大对粮食单产贡献率较大的生产要素的补贴;(3)引入粮食补贴的动态调整机制,把粮食直补的额度与粮食的市场价格、产量和成本相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