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正在我国迅速发展,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早已成为社会工作教育的重要议题。为了缓解现实情境下我国社会工作实习教育遭遇的实习基地、实习督导等资源不足的问题,社会工作教育者开始积极探索解决途径,很多学者提出高校与政府、非政府的服务项目合作的方式,让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依托服务项目进行阶段性专业实习。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参与到服务项目中,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完成实习任务。这一实习模式既能解决社工实习机构不足的问题,还能弥补服务项目找不到专业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的困境。在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都尚未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境下,这几乎是一种“双赢”的选择,受到社会工作教育教学和实务领域的广泛认同,尤其是在以高校牵头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中相当普遍。研究者在参与现实中的项目实习中,发现以项目为依托的社会工作实习,虽然在我国现实情境下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也可能对实习生的学习和服务对象存在伦理风险。本文选择研究者自己参与的、有一定代表性的一个实习项目作为研究个案进行资料收集,通过对资料的整理、提炼和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首先,以服务项目为依托的专业实习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现实情境下有其合理性,这种项目实习对学生的专业成长有一定帮助,对服务对象也有正向积极的影响。在我国内地社会工作专业化和职业化程度都不高的现实情境下,这种项目实习模式有继续发展的空间和趋势。其次,以项目为依托的专业实习存在的伦理困境和风险不容忽视。一方面,项目实习并不是本着以学生学习为第一要务,违背专业实习的本质,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由实习生直接提供专业服务,不能兼顾服务对象的利益,违背社会工作以“案主利益至上”的伦理原则。再次,项目实习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服务对象自身艰难处境与项目实习生拥有的专业能力和权限的不对称,项目服务和学生实习的规范不明确,项目实习生的自我角色认知不清以及项目服务督导与实习督导功能不显著。最后,针对以伦理困境产生的原因,研究者回到项目管理的层面来探讨如何有效规避伦理风险,提出制定详细的项目服务规范和学生实习要求,跟进项目培训,完善督导机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