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PET/MR对难治性颞叶癫痫术前致痫灶定位诊断价值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rui4108432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一体化18F-FDG PET/MRI颅脑显像在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术前致痫灶检出敏感性及定位准确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收集2019年12月-2021年1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诊断为难治性颞叶癫痫并于发作间期行一体化18F-FDG PET/MRI颅脑显像患者,经多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电生理、放射科、核医学科等)会诊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定位于一侧颞叶并明确致痫灶的患者在颅内皮层脑电指导下行手术治疗;致痫灶存疑的患者通过立体定向脑电图明确致痫灶后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于一体化PET/MRI显像后1个月内行手术治疗。入组标准:1)符合临床难治性癫痫诊断标准;2)患者知情同意并自愿行PET/MRI检查,PET/MRI检查前2天无癫痫症状发作;3)完成PET/MRI检查后1月内行手术治疗,术中皮层脑电图或立体定向脑电图提示单侧颞叶及海马存在痫样放电;4)临床资料完整,检查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1)不符合临床难治性癫痫诊断标准;2)当天血糖控制不佳(检查前空腹血糖值大于11.1 mmol/L)、依从性差、有PET/MRI禁忌证等无法完成PET/MRI检查的患者;3)PET/MRI图像质量差,无法纳入统计;4)临床资料不完整、相关检查不完善、术后失访;5)有明确出生缺陷及遗传代谢疾病患者;6)术中皮层脑电图或立体定向脑电图提示存在单侧颞叶及海马以外痫样放电区域或PET/MRI检查后1月内未行手术的患者。检查方法18F-FDG PET/MRI图像采集及分析采用联影uPMR 790 PET/MRI扫描仪,显像剂为18F-FDG,PET与MRI扫描同步进行,扫描后的原始数据经处理、重建后传至工作站。由核医学科和放射科各两名高年资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两两结合,在与对方小组无交流情况下结合患者临床资料及其它检查,分别对一体化PET/MRI扫描所得数据中的单一MRI图像及单一 PET图像进行双盲阅片,PET/MRI融合显像结果则由四位医师共同阅片及讨论获得。单一 PET脑代谢图像分析采用视觉判断及半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阳性结果为存在代谢缺失、减低或增高等异常脑区。单一 PET检查可定位标准为单侧单灶(病灶位于大脑半球一侧且单发)代谢异常;双侧单灶(病灶位于大脑半球两侧、每侧均为单发)则视代谢变化程度较高的一侧为可定位疑似灶,若无明显差别则视为不可定位;单侧多灶(病灶位于大脑半球一侧且多发)、双侧多灶(病灶位于大脑半球两侧且至少一侧为多发)代谢异常则被视为无法定位。单一 MRI检查阳性表现包括:1)局部脑皮质结构发生改变(增厚、变薄、与白质分界欠清);2)局部脑皮质信号异常;3)海马结构或(和)信号异常;4)脑沟增宽或颞角不对称;5)皮层下灰、白质信号或结构异常。单一 MRI检查可定位标准为单侧单灶(病灶位于大脑半球一侧且单发)有颅脑结构或信号改变,双侧单灶(病灶位于大脑半球两侧、每侧均为单发)则视形态或/及信号改变显著侧为可定位疑似灶,若无明显差别则视为不可定位;MRI结果阴性或存在多灶异常等均被视为无法定位。PET/MRI融合显像阳性表现指融合后双模态显像的MRI或PET任意一项结果为阳性。PET/MRI融合显像可定位标准指融合图像上同一部位存在MRI和PET两种异常或MRI、PET任意一项可以定位。当融合图像上PET和MRI定位不一致或MRI、PET任意一项不可定位等均视为无法定位。对入组患者分别于术后3月、6月及1年时间通过门诊、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以末次结果为准,了解患者术后癫痫发作控制情况。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26.0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及百分比(100%)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isher准确概率实验(样本量小于40例),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被试最终纳入结果:研究期间共有67例经临床诊断为难治性颞叶癫痫的患者完成一体化18F-FDGPET/MR颅脑显像,多学科会诊意见为可定位致痫灶的患者为62例,其中一月内行手术治疗者26例,一月后手术或未行手术治疗者36例;另5例会诊后难以定位的患者再行“机器人辅助下立体定向电极埋置术”,其中3例提示明确定位患者最终均行手术治疗,2例患者仍不能明确定位,未行手术治疗。最终有29例手术患者纳入本研究。2、手术及病理结果:29例接受手术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4~47岁(平均14.07±11.28岁),发病年龄2~38岁(平均9.06±3.69岁),病程3~30年(平均10.21±7.16年)。29例中24例实施单侧前颞叶切除术,4例行单侧海马杏仁核切除术,1例行左颞侧蛛网膜囊肿壁部分切除术加囊壁蛛网膜下腔沟通术。术后病理诊断:局灶性脑皮质发育不良13例(其中Ⅰa3例、Ⅱa7例、Ⅱb1例、Ⅲa2例),海马硬化4例,星形胶质细胞瘤3例,少突胶质细胞瘤2例,节细胞胶质瘤2例,胶质母细胞瘤1例,脑膜血管瘤1例,脑膜瘤1例,海绵状血管瘤1例,蛛网膜囊肿1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最短3个月,最长17个月)至目前均评价有效,随访期间无癫痫发作者20例,癫痫发作者9例。3、单一 MRI、单一 PET、PET/MR融合成像阳性改变检出结果:颅脑一体化18F-FDGPET/MR检查中单一 MRI图像发现阳性改变17例(单侧单灶13例,单侧多灶4例),阳性病灶检出率58.62%(17/29);单一 PET图像发现阳性改变29例(单侧单灶14例、双侧单灶1例,单侧多灶14例),阳性病灶检出率100%(29/29);PET/MR融合显像发现阳性改变29例,阳性病灶检出率为100%(29/29),其中PET/MR融合图像上发现PET阳性改变仍为29例(单侧单灶14例、双侧单灶1例,单侧多灶14例),MRI阳性改变24例(单侧单灶20例、单侧多灶4例),PET/MR融合图像发现7例单一 MRI阅片时未发现的阳性改变,提高单一形态MRI阳性病灶检出率24.14%(7/29)。PET/MR融合显像及单一PET显像的阳性病灶检出率均分别高于单一 MRI成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二者p 值均为 0.000,p<0.05)。4、单一 MRI、单一 PET、PET/MR融合成像术前影像阅片可定位结果:颅脑一体化18F-FDG PET/MR检查中的单一 MRI发现阳性改变患者17例,其中可定位13例(均为单侧单灶),不可定位4例,术前可定位率为44.83%(13/29);单一 PET发现阳性改变患者29例,其中可定位15例(单侧单灶异常14例,双侧单灶异常一侧显著1例),不可定位14例,术前可定位率为51.72%(15/29)。通过PET/MR融合图像发现同一部位存在MRI和PET两种异常的患者12例(即可定位12例),其余17例中仅由PET显像可以定位的患者5例,仅由MRI显像可定位的患者9例,不可定位者3例,最终PET/MR融合显像可定位患者共26例,术前可定位率为89.65%(26/29);PET/MR融合显像较单一 MRI和单一PET结果相加共增加可定位患者4例,提高单一 MRI、PET结果相加病灶可定位率13.79%(4/29)。统计学分析显示PET/MR融合图像术前可定位率分别高于单一 PET显像(p值为0.003,p<0.05)和单一 MRI显像术前可定位率(p值为0.00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一 MRI术前可定位率略高于单一 PE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为0.793,p>0.05)。5、单一 MRI、单一 PET、PET/MR融合成像与手术对照后的准确定位结果:29例患者颅脑一体化18F-FDG PET/MR检查中的单一 MRI发现术前可定位13例,部位与手术一致11例,不一致2例,最终单一 MRI术前定位准确率为37.93%(11/29);单一 PET显像术前可定位15例,与手术一致15例,不一致0例,术前定位准确率51.72%(15/29)。PET/MR融合显像术前可定位的患者共26例,均与手术部位一致,最终PET/MR融合显像术前定位准确率89.66%(26/29)分别高于单一 MRI术前准确定位率(p值为0.000,p<0.05)和单一 PET术前定位准确率(p值为0.00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一 PET成像术前定位准确率略高于单一形态MRI,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为0.429,p>0.05)。结论1、单一 MRI检查可以发现脑组织形态、结构异常与组织信号的强度变化,单一 PET显像可以发现脑组织葡萄糖代谢的变化,一体化PET/MRI联合显像则能同时获得颞叶癫痫患者同一状态下的颅脑解剖与代谢信息,有助于难治性癫痫患者术前致痫灶的检出及脑功能评估。2、PET/MRI融合显像PET代谢异常发现敏感性明显高于MRI,通过PET异常代谢脑区可提高MRI异常病灶发现率,弥补单一 MRI致痫灶发现敏感性低的不足,而MRI结构异常又有助于提高PET致痫灶定位准确率,弥补其致痫灶定位特异性低的不足。3、一体化PET/MRI显像通过PET病变检出高敏感性和MRI病变检出高特异性的相互结合及两种图像的精准空间融合,可明显提高颞叶癫痫患者术前致痫灶的定位准确率,对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的术前评估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劲性骨架拱桥在我国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并在拱桥范畴取得了跨径方面的巨大突破。但由于劲性骨架拱桥主拱浇筑混凝土常用分环、分段多工作面外包的方式,主拱在施工过程中的结构刚度也是分阶段形成。这对于拱肋长细比较大的大跨径劲性骨架拱桥而言,在主拱刚度较小但荷载却相对较大的施工阶段,其结构稳定问题极为突出。因此,本文基于某600m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对劲性骨架拱桥施工过程的稳定性
学位
地铁缓解了城市极大通勤需求,其庞大的人流量伴随着极高的安全需求。联络通道应运而生,其加固工法是重中之重。与传统工法相比,冻结法能有效阻挡地下水渗流、施工环境友好、复杂地层施工成本较低,故应用广泛。但冻结过程冻土帷幕变化复杂,需要深入研究其规律,以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分别运用ADINA和COMSOL软件模拟研究联络通道冻结加固工程,研究对象位于南宁地铁五号线新秀公园站和广西大学站之间。根据现场温度和声
学位
第一部分DCE分型评估前循环亚急性缺血性卒中血脑屏障通透性与预测血管内开通术后出血转化的研究研究背景及目的症状性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闭塞可导致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对具适应症的患者选择合适时间行血管内开通治疗可防止缺血事件的发生,但血管开通过早有导致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通透性增高缺血脑组织发生出血转化(Hemo
学位
背景和目的:随着近视和高度近视人群的增多,选择屈光手术矫正近视的人也随之增多。近视屈光手术包括角膜屈光手术和晶体屈光手术,目前主流的晶体屈光手术是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术。ICL手术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术后具有理想的拱高,拱高是ICL晶体后表面到透明晶体前囊膜的直线距离,拱高过高有引起房角关闭,造成青光眼的风险,而拱高过低,则有可能
学位
背景:胶质瘤是指起源于神经胶质细胞的肿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颅内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高级别胶质瘤因为其高度的病死率引起人们的格外关注,但是目前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近期,国内外研究揭示了一些胶质瘤疗效及预后的分子标志物,但仍远远不能满足临床的需求。有研究表明RHBDD2(菱形结构域蛋白)在晚期乳腺癌及大肠癌中高度表达,并发现其早期在脑、脊髓等组织中都高表达,但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临床
学位
背景根据《中国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诊治共识2019》,出血转化(Hemorrhagic tran sformation,HT)是脑梗死后病程进展中的一部分,也是溶栓、抗凝、抗血小板、介入等疗法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不仅阻碍病程中抗栓药物等二级预防措施的应用,同时影响脑梗死患者的远期预后,增加残疾及死亡风险。且有研究提示亚洲人HT风险显著高于西方人群,基于我国紧张的医患关系,当前国内临床医生、患者家属对
学位
目的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Lumbar Disc Degeneration Disease,LDDD)是脊柱外科的多发病、常见病。腰椎间盘退变(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LIDD)是由多种因素引起椎间盘组织结构及生物力学等方面的改变,使纤维环撕裂,髓核突出,椎体滑脱,并压迫神经根,导致腰腿痛疾病的发生,常对患者的劳动能力与日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
学位
目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主要包含了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心脏病,是世界各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表明:我国的心血管疾病在长期内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近几十年来由心脑血管病造成的住院费用也在增加,其中以ASCVD为主。ASCVD的发病率和发病人数在持续增加,持续增加的疾病负
学位
背景足月妊娠是指孕妇妊娠达37+0周~41+6周之间,在此期间分娩者称为足月产。既往研究认为,足月妊娠期间不同孕周分娩较早产与过期产相比,其母婴结局是一致且良好的。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足月妊娠不同孕周间分娩,其产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并不相同。为了进一步研究分娩周数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美国妇产医师学会建议将足月划分为:早期足月(37+0周~38+6周)、足月(39+0周~40+6周)、晚期足月
学位
背景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指一组由不同病因所致的、脑小血管和脑实质受累的、以反复脑卒中发作和血管性认知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NOTCH3基因突变引起的伴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