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唐大曲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综合运用各种手法发展起来的大型音乐形式,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千百年来,有关它的阐论无以为计,其中多是从文史角度对其进行考证,成就最大的也是文辞学家,但音乐学者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对其研究力度加大了。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唐大曲进行了探究。宏观角度是基于以往研究多零散而不成系统而考虑的。在这方面,以时间为主线,以朝代更迭为面,对大曲所出现的诸种类进行了曲名、音乐特征的比对,以期探讨唐大曲在发展史上产生、衰落的全过程。这方面取得的不同于前人的认识有,首次提出唐代诸帝王对唐大曲结构的扩大、音乐手法的发展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通过大曲各构成要素的比对,论证了唐大曲和汉相和大曲、魏晋清商大曲、宋大曲之间的远近关系,说明了唐大曲的历史贡献;较为全面、系统地对各类大曲的曲名进行了考证,同时提出以往对唐大曲在分类上较为模糊,诸家努力所作的分类均较勉强;首次考证了唐大曲的流向路线,指出了在考察唐大曲的流向问题上,要从时间和地理位置两个坐标来考量。在对唐大曲微观的认识上,首次运用自己设计的结构分析法对唐大曲之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了唐大曲在“乐句”(句)、“乐段”(遍)、“乐章”(散序、中序、破)等层面均有其丰富的结构原则、逻辑手法。这些结构原则是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原则的一个体现,综合而来展现唐大曲“显结构”的审美取向,而又注重“隐结构”的“韵味美”、“个性美”、“风格美”等,集中显现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线性”发展原则。首次较为系统地考证了唐大曲的宫调系统,发现唐大曲中普遍运用着“移调”手法来丰富其表现力,扩展其影响;考证了所运用的“转调”手法,这些在文献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记载,从中可以看出唐代音乐在调式调性发展上的特点:以“移调”为主(较多地运用这一技法,并将其视为音乐技艺的重要体现),以“转调”为辅(不太注重此法,认为这有失君臣之礼仪)。在微观的认识上,还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五部唐大曲,考证了其创作、音乐风格及特征、传播及影响等方面,充分利用新史料的挖掘和古谱解译的成果来考证大曲的发展及音乐风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对某些有争议的焦点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论证。在针对唐大曲与现存乐种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力图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从唐大曲的流向上来进行探讨。指出了前辈学者们关于此类探讨上还存在某些倾向,如:比对角度的片面性、文献资料的匮乏性、研究中的主观臆断等,由此指出其观点的不确定性,并就进一步研究的方法提出了建议。本文在研究的方法和论证方式上也力图有所突破。结合古谱解译的成果,对中国古代音乐的分析纳入到切实可行的层面,不再“从文字到文字”,并通过设计的有史可据的分析方法,突破中国古代音乐史资料文字化的羁绊,而努力朝着大曲“音本体”分析的角度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