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属于导师李和平教授所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山地城镇文化景观演进过程及其动力机制研究》(批准号:51178479)的子课题——西南山地传统盐业城镇文化景观演进研究。 基于西南山地传统城镇建设性破坏严重、文化内涵流失等现实背景,以及文化景观这一遗产类型和保护观念的理论背景,选取西南山地传统盐业城镇文化景观为具体研究对象,探讨其演进过程及动力机制。本文将文化景观这一理念引入到我国西南山地的传统盐业城镇保护中来,通过对盐业城镇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解析传统盐业城镇文化景观在文化系统和物质系统上的构成类型以及空间载体的表现形式,梳理其在不同演进阶段动态变化的过程、特色和动因。旨在挖掘出传统盐业城镇文化景观的演进规律,并推导出内在的动力机制,继而探寻在保护更新实践当中的适应性保护理论和方法。 本文的行文组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构成论文的第一部分,提出问题。通过研究背景分析说明论文的选题缘起,解析论文的重要概念并界定研究对象,回溯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摸清研究趋势,定位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从而理清思路,提出研究的内容、方法与框架。 第二章至第四章构成论文的第二部分,多角度分析问题,为论文的核心研究内容作好铺垫。第二章概述西南山地盐业城镇发展背景,通过对历史的梳理,探寻盐业与传统盐业城镇在大的发展趋势上的联系,并且总结出影响传统盐业城镇发展的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人文因素。第三章研究西南山地盐业城镇在空间地理上的分布,构建西南地区传统盐业城镇体系的空间地理图景,总结盐业城镇的分布特点,进而选取典型的传统盐业城镇作为研究案例承接下文的具体分析。第四章分析西南山地盐业城镇的文化景观构成,分别从文化景观的价值构成要素和物质构成要素来解析文化景观,再将文化景观落实在形态格局、特色场所和典型地标三个层级的空间载体上,为核心章节的具体分析搭建横向的内容构架。 第五章构成论文的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核心章节。以盐业城镇文化景观演进的时间进程为线索,分为生成、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通过案例比较和系统分析,对文化景观在其演进的每个阶段,在三个层面的空间载体上所表现的阶段性演进特点进行论述,并归纳出各个阶段的演进动因。 第六章和第七章是论文的结论部分。第六章,总结文化景观的演进规律、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并提出贯穿演进过程始终的最为核心的文化形态。在此基础上明确传统盐业城镇文化景观的保护重点,进而提出指导保护更新实践的适应性的理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