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科技创新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我国确立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而金融集聚是现代金融产业的基本组织形式,形成了一种金融资源、金融机构、金融人才等高度集聚的现象,且东中西部地区分布具有较大的差异。科技创新具备高风险高投入的特质,需要金融业的高度支持,所以本文通过探究我国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尝试对促进金融集聚与科技创新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通过理论探究发现金融集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创新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我国确立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而金融集聚是现代金融产业的基本组织形式,形成了一种金融资源、金融机构、金融人才等高度集聚的现象,且东中西部地区分布具有较大的差异。科技创新具备高风险高投入的特质,需要金融业的高度支持,所以本文通过探究我国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尝试对促进金融集聚与科技创新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通过理论探究发现金融集聚既可以通过信贷约束效应、风险管理效应、信息外溢效应对科技创新存在正向影响,也可以由于知识溢出效应和过度竞争效应对科技创新存在负向影响。从子行业的角度来看,保险业集聚的风险管理效应明显,银行业集聚的信贷约束效应明显,证券业集聚的信贷约束效应不明显。实证选取2005-2019年我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级面板数据,构建金融集聚指标体系并通过熵值法计算金融集聚水平,同时构建科技创新指标体系并由DEA得到科技创新效率,并将两者做固定效应回归,并且进行地区异质性检验和行业异质性检验,将全国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将区域金融集聚水平与科技创新水平进行固定效应回归,在行业异质性方面,将金融三大子行业银行、证券、保险分别进行区位熵计算获得子行业集聚指标,与科技创新水平进行固定效应回归。最终结果如下:我国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存在明显促进作用,且在西部最为明显,东部地区、中部地区次之;在行业异质性方面,银行业、保险业集聚对科技创新具有促进作用,而证券业集聚对于科技创新的影响不显著。根据结果提出如下建议:一,国家应当引导金融中心的统筹建设,并推动配套政策的落地,充分发挥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二,应当整合金融资源,配合东中西地区不同情形顺势发展金融集聚,中西部地区优先发展行政中心的金融集聚;三,应当完善证券、保险市场建设,实现证券业集聚对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现阶段,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满足全体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需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纵观我国发展实际,庞大的经济体量、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成果皆是我国全面开启绿色转型的固有优势,但同时,我国的绿色发展也面临着技术“卡脖子”问题,各产业绿色清洁技术的应用广泛度远不足发达国家,无法有效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在此背景下,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发掘人工智能这类新兴技术对提升我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对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深化。目前我国不仅追求经济效益,而且加大了对环境质量的重视程度,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环境质量问题已成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道路上的一大障碍。其中碳排放就是造成该问题的原因之一,其引发的温室效应是国内外学者热议的话题,促进碳的减排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必然要求。同时,通过减少碳
近年来,中国经济面临国内外的挑战不断增多,稳增长、稳就业压力增大。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是确保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压舱石。为充分挖掘和释放国民经济增长潜力,就需要把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置于核心地位。这除了需要制造业企业自身增加内生发展动能外,也离不开国家政策和资金的重点支持。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主要政策工具,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学术界对于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的政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经济模式,开启了信息革命的序幕。其与传统产业相互融合正在引发新的产业变革,对传统产业的结构升级具有推动作用,已日益融入社会生产全过程。但正因如此,数字经济的体系也变的越来越庞大,数字经济的生产网络也越来越复杂。数字经济与制造业的融合在不同的行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导致了其在影响制造业集聚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计量结果显示对不同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程度依次是资本密
数字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正推动着全社会多领域的“数字蝶变”。一方面,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数字化、信息化的技术手段赋能城市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催生出城市发展“百舸争流”的局面;另一方面,在区域协调发展的大背景下,数字经济的出现打破了地理空间限制,从空间层面影响了城市间的经济交流,但是由于现阶段不同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差异性,不同城市从数字经济发展中获得的发展动力并不相同。因此,数字经济存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城市空间也愈加拥挤,与此同时,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越来越多难以避免的风险和冲击,城市韧性遭受严峻挑战。2020年11月3日,打造“韧性城市”被中共中央首次写进了“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长三角地区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经济发达且对外开放水平较高,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对长三角城市韧性进行测度并研究影响因素,对于帮助城市应对诸多不可预测
我国地方政府专项债务具有两大属性,一是实现财政逆周期调节经济增长的主要抓手,二是作为地方政府项目性投资的主要融资工具。自2015年新《预算法》放开地方政府发行债务的权力以来,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的发行规模逐年上升。尤其在新冠疫情爆发后,我国相继推出一系列政策来扩大专项债务使用范围、支持专项债务的发行。新增专项债务规模由2015年0.1万亿增加到2020年3.75万亿,专项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及由此伴生的
当前,面对着全球社会低碳环保约束以及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中国能源转型的挑战和难度空前,能源生产消费模式的创新发展亟需以数字技术应用为重要支撑。5G、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数字技术应用遍及我国社会生产生活,具备着节能降碳的显著优势,惠及了各个行业多个领域,因而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是助力我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路径。鉴于此,本文针对性地研究了数字经济对能源环境效率的影响,以期为我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在近年来得到大幅提升,城镇化建设水平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逐渐进入经济高速发展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转型发展新阶段。但我国未来的发展还面临着国民收入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差距依然在逐渐扩大,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以及国民收入的均衡分配,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城乡收入差距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公平分配当前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切实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始终是我国
随着“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以及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蓬勃发展,我国现已全面脱贫,乡村发展迈上新台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民收入多元化增长、乡村人居环境逐渐得到改善。但同时,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过去乡村依靠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局面还未根本扭转,人与自然关系失衡,不仅制约了乡村可持续发展,也阻碍了我国绿色发展的脚步。财政分权作为我国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