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隐性德育探微

来源 :聊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fanie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人们的思想也在变化着,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更是快速的更新着。我国的学校德育一直遵循着传统的显性德育方式,对于适应社会较快的青少年来说,单纯的显性德育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显性德育的弱点也日益突出,它的直接性、单一性等特点逐渐被学生所不能接受,甚至还能产生逆反心理,从而起到相反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教育者、管理者要在显性德育的基础上探索另一种教育途径,即隐性德育。隐性德育以其独特的优势形成其独特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高校隐性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德育目的和要求,根据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心理素质,有意识地利用学校内各种各样的教育要素,间接地作用于大学生,使其在无意识中自然而然地获得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方面的德育方式。  笔者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德育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较为系统地探讨高校隐性德育这一课题。隐性德育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所产生的教育效果是持久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学校教育要在显性德育的基础上辅以隐性德育,把显性德育与隐性德育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择其长,弃其短,共同支撑起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使我国高校的德育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其他文献
学位
软性国际政治资源是国际政治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国际政治的理解。软性国际政治资源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意义,为研究国际政治现象、本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
本文对我国目前存在的两个相对独立的拍卖法律制度系统,即任意拍卖法律制度系统和强制拍卖法律制度系统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统一和完善我国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