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百合属间杂交亲和性、离体培养及耐热生理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wang____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以大百合和百合东方杂种系“索蚌”为材料,对大百合、百合杂交的亲和性、大百合离体培养及其耐热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大百合与百合杂交育种及相应的耐热百合材料的筛选、种质保存、新品种快繁及栽培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大百合为母本,百合为父本,对属间杂交授粉后花粉管的行为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大百合与百合属间杂交授粉后,百合的花粉在大百合的花柱内的伸长过程中,出现少部分花粉管末端分叉、膨胀或变细,胼胝质大量不规则沉淀,及部分花粉管在伸长过程中受阻等不亲和现象,但大部分花粉仍能够正常萌发,穿过花柱道,进入子房,到达胚珠,且能够观测到早期的胚。虽然杂交亲和性与花粉管的行为有关,但杂交的成功与否还受到受精后诸多因素的影响,还需要从胚胎学和遗传学方面进一步探讨。以大百合的鳞片、叶柄和子房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大百合的鳞片和叶柄外植体均可成功地诱导小鳞茎,叶柄相对更容易。鳞茎诱导小鳞茎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0.5-1.0mg/ml +BA2.5mg/ml +KT2.5mg/ml +蔗糖3%+琼脂0.7%,28周后,每个外植体平均可以分化4-11个小鳞茎;叶柄诱导小鳞茎的最佳培养基为MS + NAA1.0 - 2.0mg/ +BA2.5-3.0mg/ml +KT2.5-3.0mg/ml +蔗糖3%+琼脂0.7%,26周后,每个外植体平均可以分化3-9个小鳞茎。同时也发现,用鳞茎作为外植体,污染率较高。在大百合的子房离体培养实验中发现:BA和KT是影响大百合子房分化途径的关键因素,其浓度分别为0.1-1.0mg/L、2.0-4.0 mg/L和高于4.0mg/L时,外植体分别分化为愈伤组织、芽和叶。外植体分化的基本培养基以N6、B5为佳。愈伤组织诱导小鳞茎的最佳培养基为MS+0.1-0.5mg/L NAA +2.5mg/L BA+2.5mg/L KT +10%蔗糖+0.7%琼脂。在1/2MS +3%的蔗糖+0.7%琼脂+1%活性炭的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率为100%。炼苗一周后移栽,长势良好。对长至5-6片真叶的大百合植株在不同高温(30℃、35℃和40℃)下,分别进行4h、10h及24h(热胁迫10h,然后在22℃对照温度下缓苗14h)的热胁迫处理,测定了不同处理下,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n),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2),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叶片的相对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
其他文献
以服装产品形象为研究对象,搜集影响服装产品形象的各种因素,建立调查量表,要求调查对象按照影响服装产品形象的各个因素的重要程度做出评价。采取因子分析的方法抽取影响产
文章利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0.95‰原始数据,以“乡村人口”和“农业人口”口径、“活产子女”和“存活子女”口径对中国农村独生子女的数量与分布进行了估算,并对可能
期刊
为了描述前工业社会经济和人口的基本进程,作者建立了一个组合模型,并用1世纪和2世纪古代中国的数据资料进行验证与分析。
文章在评述国际上人口迁移机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学者对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研究成果,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农民工流动的内在机理,提出了对经典人口流动机理理论的修正,并通过
文章从界定证明责任的概念出发,探讨了西方关于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的不同学说的内容、历史背景和实践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民事诉讼证明责任分配制度的架构及特点。
MVR和ME代表着制盐行业的两大最先进技术,在中盐金坛公司,这两种制盐技术分别被用于一期、二期工程。我们统计了实际生产中这两项技术各自的电耗、汽耗等主要能耗,并根据蒸汽
在我国,政府是支持弱势群体的首要主体。然而,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支持力量,弱势群体问题还是很难解决的。在此社会背景下,充分发挥NGO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呼之欲出。本文的研究
本文针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总量过多的问题,运用历史的方法、力图从法律角度发现和揭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原因,并对我国现有相关立法、司法及立法解释展开评述,进而
百合(Lilium spp.)是单子叶植物亚纲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多年生球根花卉,是国际上十分畅销的花卉之一。传统的百合繁殖方法主要采用常规分球、分珠芽、鳞片扦插
肌张力增高是一种伴随上运动神经元损伤而出现的常见并发症,以肢体痉挛为主要表现形式,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康复治疗。抗痉挛的治疗手段多种多样,包括药物、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