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在GD-Ⅱ型推拿按摩教学考试系统上进行一指禅推法操作,初步测定一指禅推法的力学参数,探讨一指禅推法在不同操作者之间的手法差异。方法:随机选取在读针灸推拿学专业的大学生男女生各10人,10名担任推拿手法学教学工作的教师。一指禅推法操作时操作者取端坐或直立位,保持上半身挺立正直,选取GD-Ⅱ型推拿按摩教学考试系统仿真人体模型上的足三里部位,教师组每人在足三里部位的传感器操作一指禅推法一遍,学生组在基本熟悉掌握一指禅推法未做集中训练前、全体受试者集中训练两个月后分别在足三里部位上进行一指禅推法操作一遍,最后分析不同操作者之间的手法差异。结果:1.男生组在训练前、训练后及女生组在训练前、训练后手法平均作用力、频率、周期、周期标准偏差、频率标准偏差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2.男生组和女生组训练前手法比较周期有显著差异(P<0.01),频率和频率标准偏差比较有差异(P<0.05);教师组与男生组训练前、女生组训练前手法平均作用力、频率、周期、周期标准偏差、频率标准偏差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3.男生组和女生组训练后手法平均作用力比较有差异(P<0.05),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教师组与男生组训练后手法平均作用力、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周期、频率标准偏差比较有差异(P<0.05);教师组与女生组训练后手法平均作用力、周期标准偏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频率、频率标准偏差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1.训练能提升手法质量,学生组训练后手法优于训练前。说明训练的必要性,通过训练可使操作者手法趋于稳定。2.教师组手法力度均匀,频率固定,波动变化小,优于男女生组训练前、训练后的手法。3.本系统可用性强,值得在手法教学、考评中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