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偏氟乙烯基纳米纤维复合滤膜的制备及其绝缘油再生性能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lhonger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运行的绝缘油在温度、电场和铜铁催化等因素的作用下不断老化,产生各类杂质,引起电气设备故障,为减少换油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需对运行一段时间后的绝缘油进行净化处理。聚偏氟乙烯(PVDF)基于其良好的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与驻极性被广泛运用于静电纺丝研究中,但其所制备的PVDF纳米纤维滤膜对于绝缘油中水分,亚微米级及以下的酸性与极性杂质滤除效果有待提升。针对以上绝缘油的净化瓶颈,制备了具有超疏水性的PVDF/SiO2纳米纤维复合滤膜与优良电荷稳定性的PVDF/BaTiO3纳米纤维复合滤膜。由于其机械性能相对较差,故选择机械性能良好的微米级聚丙烯(PP)纤维滤膜作为基底,形成中层为PVDF/SiO2或PVDF/BaTiO3纳米纤维复合滤膜,上下层为PP滤膜的三层过滤结构。微米级PP滤膜可首先过滤掉绝缘油中的微米级及以上杂质,而绝缘油中难以滤除的水分、亚微米级及以下杂质由PVDF/SiO2或PVDF/BaTiO3纳米纤维复合滤膜进行深度过滤。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结合直观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确定PVDF纺丝溶液浓度是影响纳米纤维分散系数的显著因素。同时对比分析滤膜平均孔径,纤维平均直径与离散系数。最终确定PVDF最佳纺丝参数,在此条件下得到直径较小且分布均匀的PVDF纳米纤维。(2)按照上述所得的最佳纺丝参数制备不同SiO2掺杂浓度的PVDF/SiO2纳米纤维复合滤膜。结果显示,PVDF/SiO2复合滤膜疏水性得到较为显著的提升并实现超疏水,最佳疏水角为153.86°。掺杂后的复合滤膜初始表面电位与电荷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绝缘油再生性能研究中,水分含量从40.1 ppm降至13.7 ppm,酸值含量从0.214 mg KOH/g降至0.140 mg KOH/g,介质损耗因数tanδ从1.439%降至0.883%,击穿电压从23.7 k V升至40.9 k V,击穿电压提升72.6%。(3)按照上述所得的最佳纺丝参数制备不同BaTiO3掺杂浓度的PVDF/BaTiO3纳米纤维复合滤膜。结果显示,不同掺杂浓度的复合滤膜疏水性均有一定提升,最大疏水角达148.68°。初始表面电位与电荷稳定性能得到较为显著的提升,最佳初始表面电位达1760 V,电荷衰减12h后为初始值的83.2%。绝缘油再生性能研究中,水分含量从40.1 ppm降至15.8 ppm,酸值含量从0.214 mg KOH/g降至0.110mg KOH/g,介质损耗因数tanδ从1.439%降至0.958%,击穿电压从23.7 k V升至38.9 k V,击穿电压提升64.1%。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人类社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大量消耗着地球上的宝贵资源,随之而来还有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者们不得不努力探寻和研究出能够解决环境污染这类问题。目前,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被认为是最绿色的有机污染物处置方法之一,该技术是光催化剂利用自然界的光能激发内部的光生载流子,在表面生成相应的高氧化活性基团,从而实现绿色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但是光催化反应稳定性差、不易实现的缺陷使得这类技术手段无法得
目前我国亲缘关系鉴定大多使用常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STR(Short Tandem Repeat,STR)遗传标记位点,在刑事侦查领域,通过对Y-STR进行检验,可以开展家系排查和辅助父系亲缘鉴定,为案件侦查提供线索。不过Y-STR只能针对父系亲属,无法对母系亲属进行排查,而近年来半同胞、舅甥、姑侄等复杂亲缘关系鉴定诉求不断增加,现有的鉴定方法已远远无法满足物证鉴定所需。随着全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
自然教育是一种需要从乡土文化与知识中提炼开发形成生态产品,以体验形式让消费者从物质和精神上获益,是森林小镇利用资源优势,开发生态产品的有效途径之一。自然教育产品由线路、课程内容和人力服务三大要素构成,研究具有森林小镇特色的自然教育线路、开发基于乡土知识的自然教育活动内容、培养社区支持队伍的能力对于森林小镇建设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省自2017年起设立省级森林小镇以来,鼓励森林小镇社区居民经过能力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往往碳氮比(C/N)较低,要实现深度脱氮,通常需要添加外部碳源以弥补反硝化碳源的不足。活性污泥法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废水处理方法,具有技术成熟、操作简单、处理效果好等优点,但利用该工艺处理废水会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目前,剩余污泥的处理已占到污水处理厂总运行成本的25~65%。如何经济高效地提高废水脱氮效果,降低剩余污泥处理处置成本已成为污水处理厂面临的两大挑战。因此,本文研究
透明铁电陶瓷是一类可以将电、光、机械形变等多个物理量耦合起来的多功能陶瓷材料,它具有高透明性、良好的压电、铁电特性以及优异的电光效应,从而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展现出许多奇妙功能。极具代表性的透明铁电陶瓷当以铅基材料为主,这是因为含铅的透明铁电陶瓷同时具有优异的电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然而,绿色、低碳的新材料技术及产业化的要求使得无铅透明铁电材料的研究迫在眉睫。多年来学者们一直聚焦于铌酸钾钠(KNN)
紫色土颜色在是确定其在土壤系统分类中位置的关键,目前少有研究讨论紫色土着色成分对其颜色的影响,为了探索紫色土主要着色成分与Munsell颜色参数的定量关系,本论文通过着色成分淘汰法和添加法,逐步除去紫色土中主要的着色成分有机质、活性态铁锰化合物、碳酸盐以及游离态铁锰化合物,然后再分别向去除上述着色成分的样品中添加样品含量平均值50%、100%和150%的腐殖酸和赤铁矿粉末,使用日本柯尼达美能达CM
动物宰后因失血和缺氧将引发一系列生化特征改变,不同贮藏温度和时间是影响肌肉代谢变化和肉品质差异的直接因素。为从根本上明确可用于调控和鉴别肉品质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横山羊肉为研究对象,采用Trizol法分别提取冷冻、冰温、冷却3种低温贮藏条件下羊背最长肌的总核糖核酸(RNA),经脱氧核糖核酸酶Ⅰ(DNaseⅠ)消化后进行转录组学文库构建和检测,采用Illumina HiSeq进行高通量测序,对获得的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镉(cadnium,Cd)污染已经成为影响生态系统中生物代谢的全球性环境问题。Cd在人体中的半衰期约为20~30年,又因排泄缓慢易富集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研究表明,Cd暴露导致细胞产生过量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增加的ROS与DNA损伤应答系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生物体基因组的稳定性;同时损害了细胞原有的抗氧化防御能力,导致细胞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环境问题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饮用水问题更是直接关系到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可是近年来,水污染问题日益加剧,水源地取水安全常受到工企业排污和运输泄露事故的威胁。因此,为保障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安全,进行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风险评估研究势在必行。本研究基于水源地风险评估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风险源的角度出发,进行风险评估技术的研究,充分考虑风
针尖增强拉曼光谱(TERS)技术是一种在纳米尺度上对分子振动光谱信息进行探测的重要研究方法。基于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或原子力显微镜(AFM),TERS技术利用金属针尖和样品之间形成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间隙热点效应,实现对尖端附近区域光场的限域和增强作用。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探测灵敏度,并通过突破光学衍射极限获得纳米级空间分辨率。然而,对于透射式AFM-TERS体系,由于激发光场模式的影响以及仅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