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至近代早期西欧的环境与社会变迁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ky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世纪的西欧社会也有环境问题?或许目前有相当一些人对此心存怀疑,因为中世纪的西欧生产力不发达,技术落后于同时代的中国等东方国家,而环境问题的出现是和大工业联系在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逐渐引起世人的瞩目。但事实证明,中世纪中期晚期和近代早期西欧社会已经出现了环境问题,并对当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本文论述的就是这个问题。 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与价值,以及国内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状况。环境史在美国诞生后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并对欧洲的环境史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对欧洲的环境史主要集中在工业革命以后的历史,而对中世纪中晚期到工业革命之前这段时期的研究较少,国内的相关研究还是空白,所以本文完成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一章论述了中世纪中晚期西欧森林的减少及生态环境的破坏。从 11 世纪开始,西欧经济社会开始恢复,人口迅速增加。到 14 世纪大危机之前,西欧的人口增加了 2-3 倍,总人口最高可能达到了 7300 万。生存的需要使得人们对环境的影响大大加强了。出于工业和农业及日常生活的需求,人们大规模的砍伐森林,出现了欧洲历史上著名的“垦荒运动”,欧洲的森林覆盖率锐减。以英国为例,1086 年森林覆盖率大约是 15%,1350 年的时候就下降到了 10%,到十八世纪末期剧减到 4%。森林的衰退给西欧社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一方面是人们可以利用的木材急剧减少,造成木材短缺和价格飞涨;另一方面,森林的退化也给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造成了影响。 第二章论述了中世纪中晚期西欧农业生态环境的状况。根据徐浩教授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英国等西欧国家的农业环境的特点是降雨量丰富,足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降雨量有时甚至超出农业生产的需要。这和中国古代社会由于旱灾而造成普遍饥荒明显不同,但是中世纪后期西欧社会也出现过频繁的饥荒,原因是什么?这是由于西欧农业的问题不再于水而在于土壤肥力的保持。西欧如法国北部、英国等地,土质坚硬,土壤粘结不透水,土壤中的腐殖质较少,如果雨水多,容易冲走养分,不易多耕。由于土地不够肥沃,西欧很早的农民就注意到,由于施肥不足,耕地需要“休闲”,即为了不使地力衰竭,不仅需要变换作物,而且需要在一定时期内休耕。而在施肥技术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时代,中世纪西欧的土地肥力一直是下降的趋势,而森林的砍伐加剧了土地环境恶化的趋势,因为森林的减少不仅使得人们饲
其他文献
中国与越南是山连山水连水的友好邻邦,中越两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两国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影响也颇为深刻。在此过程中,越南的文化得到了切实的发展。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学艺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礼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中国礼学的研究长期以来主要关注于几种礼学著作的探讨和研究。本文主要从微观的角
《国语·越语》记夫差以“礼先壹饭”卑辞求和。对“壹饭”一词,自韦昭以下,均解作年长。本文征之群籍,考其源流,揆诸情理,论证“壹饭”不当解为年长,而指小小恩惠。 “Mand
长输管道作为天然气主要运输管道,保证整体质量对于提升天然气传输效果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长输管道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腐蚀问题,对于天然气传输效果也有很大的
以RO-R2O-Al2O3-TiO2-SiO2系为基础,研究分相釉的形成及分相过程。利用XRD,SEM测试手段,研究分相釉在不同温度下的分相形态。研究表明:该体系分相釉发生分相现象的温度范围为
随着各种硬件传感器以及重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几何模型成为继音频、图像、视频之后的第4代数字媒体,并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数字几何分析和处理方法主要建立在手
本文对四种材料不同缺口根半径的圆棒试样进行了拉伸断裂和系列卸载实验,通过宏观力学性能参数的测定,断口和卸载金相观察和参数测量,并结合不同缺口根半径试样缺口前的应力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普及,智能变电站技术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继电保护调试在变电站供电系统运行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采用智能化调节方式在提高运行质量的同时,也增强了变电
<正>王维《息夫人》:"莫以今时宠,能忘旧日恩。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此诗所咏之事有两个出处,一是《左传·庄公十四年》:"楚子如息,以食入享,遂灭息。以息妫归,生堵敖及
传统教育面临着后现代教育和网络迅猛发展的严峻考验.时代的发展和变革也要求教育的改革.了解后现代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能,促使"精英教育"、"制度化教育"向适应时代和社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