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833年,城市热岛效应被首次提出以来,其对环境的影响也逐渐被重视。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自然环境及人居环境的优化已经成为了国家建设的目标之一。城市热环境是城市空间环境在热力场中的综合表现,遥感的时间特性、空间特性和光谱特性,能够为地表各种模型建立,定量化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可以为城市热环境的动态监测及影响因素研究提供支持。本研究以沈阳市为研究对象,分析城市热环境的时空变化,为城市生态建设提供参考。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实现了研究区城市热环境的遥感动态监测。以1992年、2001年、2010年三个时相的LandsatTM/ETM+遥感数据为数据源,选用单窗算法,对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利用监督分类方法,结合人工目视解译,对研究区进行景观分类,并通过景观指数对景观格局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其对热环境的影响;构建适用于研究区的CA-Markov模型,对研究区热环境进行模拟预测。(2)城市热场等级变化动态规律对比分析。基于均值标准差法对地表温度反演结果进行划分,得到地表热场等级图,并对其进行面积统计,高温区面积百分比从4.5%增加到12.8%,范围沿中心区向外蔓延式发展,西部、南部扩张较明显;但2010年与2001年相比,高温区由大面积片状被次高温区及中温区分割成小面积斑块,热岛强度由4.98降到了4.56;20年来,热岛范围明显增大,热岛强度先升高后降低。(3)地表景观与热场等级存在明显关联。结合景观分类图及地表温度图,计算各景观类型的平均温度,由高到低分别为:建设用地>城市绿地>耕地>林地>水体。定量统计1992年-2001年、2001年-2010年热等级变化图,等级增强主要伴随有植被区域和水体向建设用地的转化,而等级不变区大多为景观类型未变区,地表热等级变化受景观类型转化影响明显。主要选择斑块指数、边界指数及多样性指数等景观指数,表征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建设用地、绿化用地破碎度增强,热岛强度减小;水体、林地的聚集度指数增大,表现为“冷岛”区域;面积分维数和边界密度等指标增加,斑块边缘效应增强,有利于斑块间热量流通。连通性和异质性增加,让景观间能量交换更加方便。景观格局变化对热环境分布影响较大。(4)构建了适用于研究区热环境预测的CA-Markov模型。依2001年和2010年地表热场转移概率矩阵,确定适宜性图象集,构建了CA-Markov热场预测模型,利用2010年实际数据验证模型精度,结果表明此模型可以用于研究区的热环境模拟。以2010年热场等级图为基础,模拟预测2019年沈阳市热环境状况,从模拟图看出高温区破碎化程度加大,低温区增加,表明城市热环境有所缓解,但通过统计分析,高温区仍呈现略微增加趋势,高温区及次高温区的面积和增幅仍较大,城市热岛效应仍较明显。分别从人类活动及景观格局两方面提出城市热环境优化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