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湖南地区儿童分裂样倾向问题、共情能力及亲子关系的现状,并对分裂样儿童进行共情训练,以观察共情训练在改善儿童分裂样倾向问题上的效果。方法:1.整群抽取湖南地区1108名儿童阶段中小学生,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基本移情量表(BES)、亲子亲合问卷进行问卷调查。2.根据CBCL测评结果,从某学校中随机抽取伴有分裂样倾向的儿童32名,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6人,男女各半。对干预组进行10周的共情训练,每周一个课时(45分钟),干预结束后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一基本移情量表(BES)、亲子亲合问卷对干预组、对照组成员进行再次调查,评价共情训练的方法对儿童分裂样倾向问题的干预效果。结果:①学校儿童中女生共情能力显著高于男生(F=7.83,p<.01)。②被调查儿童与父母亲子亲合状况总体良好,但与男生相比,女生与父母的关系更亲密(F=6.147,p<.05)。③男生分裂样倾向与亲子关系呈显著负相关(,=-0.181,p<.05),女生分裂样倾向与亲子关系呈显著负相关(r=-0.,004,p<.05);男生分裂样倾向与共情能力呈显著负相关(r=-0.109,p<.05),女生分裂样倾向与共情能力呈显著负相关(r=-0.113, p<.05)。④儿童共情能力对儿童分裂样倾向的调节作用显著。⑤通过共情训练,干预组儿童共情能力显著提高,亲子关系显著提高,分裂样倾向降低。结论:①儿童共情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②儿童与父亲、母亲间亲子关系存在差异。③共情能力与儿童分裂样倾向及亲子关系间存在相关。④儿童共情能力及亲子关系能够显著的预测儿童分裂样倾向。⑤共情训练能有效改善儿童的分裂样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