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注健康是21世纪以来的社会主题。《体育与健康》是适应时代发展趋势的新开发课程。本文以北京市普通高校女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研究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从体育学、教育学、课程论等多维度视角,对北京市普通高校女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设计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旨在构建以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为主,以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为辅的课程内容设计理论体系,有针对性地落实北京市普通高校女生“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对北京市普通高校女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的现状调查,从使用教材、女生开设的体育课的运动项目、体育技能必修课、体育技能选修课、女生的爱好兴趣、女生的亲身体验与感受、体育场馆设施的利用以及教师和学生针对构建女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建议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数理统计,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结果,提出相应的参考建议。研究表明:北京市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没有合适的女生教材,女生体育课的内容选取基本是依据学校体育课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筛选。因此,建议选编北京市女生《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课程内容的设置则成为重要部分。本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出构建北京市普通高校女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注重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新兴体育的整合,注重普通高校女生的生理、心理特征进行相应内容的构建。北京市普通高校女生《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设计应体现出健身性、“以学生为本”、科学性、时尚性以及全面性的原则。普通高校女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包括体育基础理论课和体育技能实践课。体育基础理论课主要内容包括体育锻炼对增强体质的作用、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女生体育卫生,体育保健养生,运动安全问题、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应急处理等内容,注重健康教育理论的阐释。体育技能实践课包括必修课与选修课的相关内容。必修课内容选取以瑜伽、武术(太极拳)、田径、乒乓球、篮球、排球、健美操、网球等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的内容选取武术(套路)、武术(散打)、跆拳道、足球、游泳、搏击操、女子防身术等为选修内容。既要符合健身机理,又要结合女生的兴趣和爱好,一些富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项目如踢毽子、跳绳等可作为体育课程中的准备活动部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