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查尔斯·雷兹尼科夫(1894-1976)是美国犹太诗人中的大器晚成者。他一生多产,出版了十六部诗集和多部戏剧、小说、历史题材类的作品。1962年,随着他的诗集《在曼哈顿河边》的发表,雷兹尼科夫才被大众所熟悉。雷兹尼科夫早中期创作生涯的默默无闻并没有妨碍美国文学批评家、同时代的诗人和其后续诗人对他的肯定和赞誉。有评论家指出,雷兹尼科夫是“美国犹太诗人中的泰斗”,将现代主义者的感性、都市景观的意象和对犹太主题及犹太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怀完美地结合到了一起。同时代的路易斯·祖科夫斯基将其诗歌中的“真诚”和“客观”定义为“客体派”的基本诗学特征。后续的艾伦·金斯堡称其为自己诗歌创作方面的引路人。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评论家和学者们主要围绕雷兹尼科夫诗歌中的城市、身份、现代主义、大屠杀等议题展开讨论,尚未对其诗歌中弥漫的流散性展开系统深入地研究。本论文在对雷兹尼科夫诗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霍米·巴巴、斯图尔特·霍尔的身份理论,丹尼尔·博雅润和乔纳森·博雅润的流散理论,从“流散性”在“流散地域”、“流散身份”、“流散伦理”三个层面来考察雷兹尼科夫诗歌中的诗学特征。虽然这三个层面各有所侧重,但它们构成了层层递进的论证关系:犹太人的流散史和诗人幼年、成年的数次搬家导致了他对自我身份认同的模糊态度;标志其双重美国犹太身份的连字符不仅让诗人具备了双重意识,还让他思考“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对于建构人在现代社会中“在家”感的可能性。其次,雷兹尼科夫曾说其诗歌主题主要包含美国、犹太和城市这三大方面。从流散视角研究其诗歌,不仅保持了主题的一致性,还可以较为全面地把握雷兹尼科夫诗歌的创作特征。本论文包括五个部分。前言归纳了雷兹尼科夫诗歌创作的特点和成就,梳理、总结了国内外评论家对其诗歌的研究,阐释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结构框架。论文主体部分选取了雷兹尼科夫近五十多年创作生涯中多首有代表性的诗歌进行文本分析,透视雷兹尼科夫诗歌中的“流散性”意蕴。第一章通过研究流散视角下的都市和想象中的地域,探讨流散性在地域层面的表达。雷兹尼科夫诗歌中的地域流散性主要体现在异质的都市景观、客体派诗人眼中的大都市和想象中的耶路撒冷这三个方面。本论文通过考察城市景观,借助于诗人对城市居民的居住状况、纽约和好莱坞的城市景观、郊外和都市自然风光的描写,揭示出其诗歌在地域层面的异质性特征——模糊性和不稳定性。论文将都市和诗人的都市观放在一起考察,探析雷兹尼科夫如何运用现代主义拼贴特征,表达出城市在地域层面的错置感和碎片感。这种“非家”的地域感受让诗人通过和《圣经》文本、斯宾诺莎和马克思的哲学理念以及《烛台》杂志的对话,在与其祖先故土的关系中追寻精神家园。本章最后总结出雷兹尼科夫的以四海为家的流散诗学观,对保持其流散诗人的身份和其犹太性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章从杂糅身份的视角探究了雷兹尼科夫诗歌在身份层面的流散性。论文从同化和差异、诗人对其犹太身份、美国身份的协商和通过大屠杀书写所表达出的犹太性,揭示出诗人对其流散身份的诗学表达。诗人对其名字和诗歌语言的协商,体现了其身份建构的不稳定性。雷兹尼科夫诗歌中的树木、落叶和月亮意象的组诗,反映出诗人对神圣和世俗、传统和现代、希伯来语和英语的协商,表明了诗人的双重美国犹太身份。诗人在美国文学语境下的大屠杀书写,凸显了他借助书写大屠杀来表达其犹太性的创作意图。通过研究《大屠杀》的写作素材、表达方式和写作意图,本论文强调了重写历史事件对诗人犹太身份的重要作用。第三章以雷兹尼科夫的反他者化诗学观和他对四海为家的诉求,考察其诗歌中的流散伦理观。雷兹尼科夫的流散伦理观主要体现在他对“自我-他者”关系的思考、反他者化的移情见证和让家园无处不在的伦理选择中。在《一个作家的早期历史》诗集中,诗人的双重身份意识、来自反犹者的恶意攻击和其诗歌中的受难者形象体现出了诗人内心挥之不去的他者阴影。被他者化的经历促使诗人为自身和社会中的边缘群体寻找栖息之所。在雷兹尼科夫为他者书写的诗歌中,诗人的“移情不安”经历使他关注城市中被忽视的他者意象。通过将“我-它”、“我-你”的共情模式变为“你-我”的共情模式,雷兹尼科夫为他者提供了一个诗意的家园。在此移情的空间中,家园无处不在。本论文从流散理论和身份理论的视角探究了雷兹尼科夫诗歌的流散书写,尝试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对雷兹尼科夫的诗歌研究,加深国内学者对客体派“真实”、“客观”诗歌特征的认识,同时试图为国内美国犹太诗歌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