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广州亚运会作为一股特殊的发展动力推动了广州的城市发展,加速了广州的旧城更新改造,作为广州人城市记忆载体的荔枝湾正是在此契机之下得以重生。以往对于类似大型事件以及旧城更新的研究往往以结果为导向,从“经济、环境、社会”影响的三元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解释,而忽视了这一发展过程,同时较少关注“人”的感受。为更好地解释这一过程,关注空间中的“人”,本文借助由20世纪70年代所开启的地理学的“社会转向”以及社会学的“空间转向”的双重推力,通过应用列斐伏尔空间生产以及索雅第三空间理论,从微观、动态的视角运用定性研究方法解读荔枝湾在各时期所表现出的空间特性,应用“过程——事件”分析方法重点探讨荔枝湾在亚运会背景下的生产过程,以及在这一生产过程中各空间使用者的认知、情感、态度以及行为变化,并试图揭示这一过程所隐含的政治与文化意义。 研究表明:1)与一般城市化动力相比,大型事件(亚运会)所推动的空间生产具有急剧性特征,同时随着大型事件的结束,其作用力逐渐减弱;2)政府将空间作为政治工具,主导了荔枝湾的空间生产过程,并以此作为政绩工程,表达一种为人民办实事的意识形态并以此同化居民的认知;3)政府将文化作为空间生产的策略,以此与其他地方区分,增加了荔枝湾发展的象征经济资本;4)各空间使用者针对自身需要解读了空间的意义,并进行了再生产,如居民把政府所打造的旅游景区解读为社区公园;5)利益是各主体评价空间生产结果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