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酶促厌氧污泥水解的研究,主要是以酶促反应加快胞外聚合物中有机物的降解速率,提高物质的转化,如大分子蛋白质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容易被微生物利用的多种小分子物质等,从而促进污泥的消化水解。本文主要通过SCOD/TCOD、还原性糖、NH4+-N、VSS、挥发性短链脂肪酸、含水率等指标的检测分析,探讨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对厌氧污泥水解作用的影响,并分析不同酶的作用关联,结合机理分析,探讨酶用于促进污泥水解的可行性。研究中首先对单一酶种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投加0.3g/L淀粉酶,反应进行至60小时时,SCOD/TCOD的值达到最高,该值越高表示污泥的水解效果越好;当投加0.6g/L淀粉酶,反应12小时时,还原性糖的水解效率最高,表示污泥中碳水化合物水解状况最佳;当投加0.3g/L蛋白酶,反应24小时时,NH4+-N的相对提高值最大,此时污泥中蛋白质水解情况最好;蛋白酶投加量为0.6g/L,反应48小时时,VSS出现最大去除率,表示此时厌氧污泥转化为无机物的趋势最大,也可表示厌氧污泥减量。并通过实验发现,碳水化合物在反应进行一定时间后,水解性能降低。而淀粉酶在某一阶段时,可与嗜热菌合作,水解一定量的蛋白质。其次研究了两种酶混合作用对污泥厌氧消化水解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在投加淀粉酶和蛋白酶的混合比为2:2,反应12小时时,SCOD/TCOD出现最大相对增加量;随着溶解性蛋白质的降解速率与溶解速率的变化,NH4+-N最大值出现在纤维素酶和蛋白酶混合投加量为2:3,反应60小时时;碳水化合物水解产物还原性糖出现最大值的情况为纤维素酶:蛋白酶混合比为2:2,反应时间为24小时,其相较于空白组增加值为1.145mg/L;最大VSS去除率出现在纤维素酶和蛋白酶以2:3混合,反应12小时时;可脱水率出现最大值93.75%的条件为淀粉酶和蛋白酶混合比为2:3,反应60小时时。加速污泥产酸化的最优方案为纤维素酶与蛋白酶混合比为2:2,反应60小时时。促进酸化阶段并不是蛋白酶投加量越大越好,过多会产生抑制作用。通过对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动力学分析可知,淀粉酶和纤维素酶,蛋白酶的厌氧污泥催化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且淀粉酶的降解效率高于纤维素酶高于蛋白酶。结合酶的催化促进厌氧污泥水解过程研究,选择合适的酶并将不同酶种混合,通过促进大分子物质降解为易处理的小分子物质促进厌氧污泥的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