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生态危机,缓解人地关系矛盾的进一步激化,生态文明发展应运而生。本文尝试从地理学视角介入生态文明发展评价研究,全文研究逻辑线路是人类认知变化-人地关系演变-文明发展演替;研究内容的组织构架是:背景与意义-理论认知-理论研究-案例分析-调控与优化-结论与展望。作者挖掘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构建生态文明发展评价的理论框架,理论分析与实践总结相结合,以洱海流域生态文明发展评价为案例分析对象,通过数量统计方法和指标体系评价分析探讨生态文明发展中的制约因素,为今后生态文明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通过已有文献研究学习,指出地理学研究视角为解决生态文明发展评价中提供新的研究视野。第二章为生态文明发展理论认知研究。人类对环境的认知是文明演替理论基础,认知的变化引导了人地关系的变化,促进文明的演替。生态文明的内涵即人地关系相适应,通过人-地作用的“源头治理”和地-人影响的“末端控制”二者构成生态文明发展的实践路径。第三章为生态文明发展评价研究。调整人类活动是协调人地关系的关键,生态文明发展的影响因子主要包括:人类活动的区位、方式、内容和基础等。构建空间结构维度、技术结构维度、部门结构维度和资源环境维度下共24个指标组成的生态文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第四章为洱海流域生态文明发展的实证案例分析。2006-2015年洱海流域生态文明发展耦合得分不断提升,各维度相互磨合,使得系统得以稳定显著向前发展,彼此趋于协调,其中空间结构调整洱海流域未来的生态文明发展基础路径。第五章为洱海流域生态文明进一步建设的政策优化研究。依据评价体系四大维度,空间结构维度上要加强地域空间管制,优化战略格局,是优化基础路径:部门结构维度引导从各产业着手推进各部门之间的生态发展;技术结构维度上实行清洁生产、打造循环园区,是关键路径;资源环境优化上要践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重视环境生态保护,以期为日后生态文明发展工作提供参考。最后,笔者力图在下述三方面实现有所突破:①以协调人地关系为核心,重新审视和探究生态文明评价本质内涵;②将“空间结构-部门结构-技术结构-资源环境”的维度路线同人类活动的“区位-内容-方式-基础”四大因素进行融合,以期实现生态文明发展评价地理化思维的实践;③通过洱海流域生态文明发展水平评价,为地理学视角下生态文明发展评价体系的应用和识别关键性制约因素进行实践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