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蕊铁线莲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i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毛蕊铁线莲(Clematis lasiandra Maxim.)当年生幼嫩枝条的带芽茎段、节间、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结合方差分析,探讨了毛蕊铁线莲离体培养的关键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对毛蕊铁线莲无菌苗诱导、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愈伤组织防褐化方法、壮苗生根、炼苗与移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以得到最佳培养配方及培养程序,从而为建立毛蕊铁线莲的快繁体系、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通过组织培养技术研究得出:①毛蕊铁线莲外植体组织培养最佳取材时间为3月,启动率高,污染率低。带芽茎段、节间和叶片启动率分别为81.67%、66.67%和75.00%,污染率分别为15.00%、22.03%和13.33%。②毛蕊铁线莲用0.1%的Hgcl2灭菌时间带芽茎段为5min,节间为5min,叶片为3min。③初代培养:带芽茎段培养基以MS+6-BA 1.00 mg·L-1+NAA 0.10 mg·L-1为最适培养基配方,启动率高达90.56%,出芽指数1.75;节间愈伤诱导培养以MS+6-BA2.00 mg·L-1+NAA 0.10 mg·L-1为最适宜培养基配方,出愈率83.30%;叶片愈伤诱导培养以MS+6-BA 0.50 mg·L-1+NAA 0.10 mg·L-1+2,4-D 0.10 mg·L-1为最适宜培养基配方,出愈率80.30%。④继代培养:适宜于带芽茎段不定芽增殖培养的最优组合是MS+6-BA 1.00mg·L-1+NAA 0.10 mg·L-1,30d后增殖倍数达3.2;适宜于愈伤组织继代增殖培养的最优组合是MS+6-BA 2.00 mg·L-1+NAA0.10 mg·L-1+2,4-D 0.01 mg·L-1,增殖率为24.45%;适宜于愈伤组织分化培养的最优组合是MS+6-BA 2.00 mg·L-1+NAA 0.05mg·L-1,分化率为36.67%。⑤愈伤组织防褐化:MS+6-BA2.00 mg·L-1+NAA0.10mg·L-1+2,4-D 0.01mg·L-1+ PVP 2g·L-1较好,褐化率仅为30.43%。⑥有效苗的培养:以MS+蔗糖40g·L-1为最适宜培养基配方组合,植株生长健壮,有效苗率为65.21%。⑦生根培养:以1/4MS+NAA 0.50 mg·L-1+AC 1.00 g·L-1+蔗糖15 g·L-1为最适宜培养基配方组合,植株生长健壮,生根率最高,达86.10%,平均根数4.3条。⑧炼苗与移栽:移栽基质以珍珠岩、蛭石、腐殖土以1:1:2的比例效果最好,成活率为75%。
其他文献
为研究地震作用下列车的动态响应和预警阈值,对车辆-轨道模型进行振动台模型试验,将试验结果与车辆-轨道数值计算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基本吻合,表明数值计算模型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12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06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喜炎平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5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
目的对血脂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究。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3月收集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选择其中的166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
云和县地处浙江西南部,居丽水地区中部,位于中亚热带季风候区,四季分明;县平均气温18.2℃,最高气温达42.5℃,最低气温-4.1℃,无霜期240 余d,加之境内林木资源丰富,适宜发展香
针对地震数据处理和资料解释过程中经常用到地层的平均速度,而平均速度的求取不易,尤其在测井资料很少的情况下,平均速度的求取更难等问题.依据地震勘探原理,在中、浅层地震
<正> 联轴器是转动设备中常见的通用零部件,用于联接同轴线的两根传动轴,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设备运转的可靠性。联轴器大体可分为刚性联轴器和弹性联轴器。刚性联轴器虽然结
数学课堂自由活动性强,学生思维旁逸斜出是常见的一种现象,即使课前预设再充分也不能完全避免。当意外不期而至时,应视之为宝贵的课程资源,加以有效利用的,使课堂多了一份精
目的1.评价运动干预结合健康教育对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指标(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体质指数、腰
中国的互联网行业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孕育出了较为成熟的行业环境,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之一,同时,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对其他行业的发展,起着越加重
介绍了一种新型堵漏卡具的设计思想,该卡具应用后能迅速有效地密封泄漏部位,从而解决了原有卡具使用时可能产生的使螺栓产生塑性变形而引起二次泄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