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5G系统已逐渐成为世界研究的热门。5G的出现,不仅为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同时还促进着整个社会进一步的发展。根据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制订的国际标准来看,未来5G系统部署的候选频段主要集中在6GHz以下的低频段和24GHz以上的毫米波频段。由于目前6GHz以下的低频段已趋于饱和,因此未来5G系统业务的部署将主要集中于24GHz以上的毫米波频段。但在这些候选频段内早已部署了其他通信系统。因此,未来5G系统如何与同频段内的其他通信系统共存以及减小系统间信号的同频干扰便成为了世界各国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论文特选取5G系统部属的热门高频段区间之一24.25GHz-27.5GHz作为研究环境,挑选该频段内的地球探测卫星系统作为与5G系统共存的研究对象,分析5G系统对地球探测卫星系统的干扰影响,并讨论两系统的共存问题。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1、为了开展单链路干扰场景和集总干扰场景下的仿真工作。本文对5G系统与地球探测卫星系统做出综述,并根据仿真需要建立仿真流程,搭建仿真模块,对各系统内的参数模型进行合理化选择。
2、为了探究单链路干扰场景下的系统共存问题,本文基于单链路干扰理论,搭建了5G系统与地球探测卫星系统一对一的共存环境,并以天线角度作为研究切入点,在5G基站天线端针对两种天线模型与地球探测卫星系统展开共存干扰研究。并开展了三项仿真实验:a.单链路共存场景下多天线模型角度与干扰功率仿真实验。b.基于Massive-MIMO天线模型的5G基站与地球站单链路共存干扰场景下隔离距离仿真实验。c.基于全向天线模型的5G基站与地球站单链路共存干扰场景下隔离距离仿真实验。最后根据仿真结果与地球站干扰保护门限,给出两系统在部署时的合理化建议。
3、为了探究集总干扰场景下的系统共存问题,本文针对挖洞式集总共存干扰模型,提出一种以圆为基础的连续型排列方式进行5G基站与地球站的共存干扰分析,在基于天线角度分析的基础上,新增对环境维度的探讨。并开展了三项仿真实验:a.信号传输模型对比仿真实验。b.基于Massive-MIMO天线模型的5G基站与地球站集总共存干扰场景下多环境仿真实验。c.基于全向天线模型的5G基站与地球站集总共存干扰场景下多环境仿真实验。最后根据仿真结果与地球站干扰保护门限,给出两系统在部署时的合理化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论文特选取5G系统部属的热门高频段区间之一24.25GHz-27.5GHz作为研究环境,挑选该频段内的地球探测卫星系统作为与5G系统共存的研究对象,分析5G系统对地球探测卫星系统的干扰影响,并讨论两系统的共存问题。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
1、为了开展单链路干扰场景和集总干扰场景下的仿真工作。本文对5G系统与地球探测卫星系统做出综述,并根据仿真需要建立仿真流程,搭建仿真模块,对各系统内的参数模型进行合理化选择。
2、为了探究单链路干扰场景下的系统共存问题,本文基于单链路干扰理论,搭建了5G系统与地球探测卫星系统一对一的共存环境,并以天线角度作为研究切入点,在5G基站天线端针对两种天线模型与地球探测卫星系统展开共存干扰研究。并开展了三项仿真实验:a.单链路共存场景下多天线模型角度与干扰功率仿真实验。b.基于Massive-MIMO天线模型的5G基站与地球站单链路共存干扰场景下隔离距离仿真实验。c.基于全向天线模型的5G基站与地球站单链路共存干扰场景下隔离距离仿真实验。最后根据仿真结果与地球站干扰保护门限,给出两系统在部署时的合理化建议。
3、为了探究集总干扰场景下的系统共存问题,本文针对挖洞式集总共存干扰模型,提出一种以圆为基础的连续型排列方式进行5G基站与地球站的共存干扰分析,在基于天线角度分析的基础上,新增对环境维度的探讨。并开展了三项仿真实验:a.信号传输模型对比仿真实验。b.基于Massive-MIMO天线模型的5G基站与地球站集总共存干扰场景下多环境仿真实验。c.基于全向天线模型的5G基站与地球站集总共存干扰场景下多环境仿真实验。最后根据仿真结果与地球站干扰保护门限,给出两系统在部署时的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