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区位于华南地块西南部、南丹-宾阳成矿带南段。本文以区内昆仑关岩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系统采集岩体样品,进行磷灰石裂变径迹(AFT)测年、磷灰石(U-Th)/He(AHe)定年及AFT温度-时间反演模拟,半定量计算昆仑关岩体隆升速率及剥蚀量,初步构建昆仑关岩体中-新生代以来的热演化史,探讨隆升过程与区域构造事件的关系,推测研究区域内矿床形成后的保存潜力。AFT长度值分析结果介于12.1±0.4~13.4±0.4μm,各样品长度平均值相差不大,但总体长度值较小,表明样品在退火带滞留时间较长;AHe各样品年龄平均值分别为:45.4 Ma、35.4 Ma、34.7 Ma、39.3 Ma,作为AFT时间-温度反演模拟中最后一次热事件发生的时间约束;AFT年龄值分别为63.6 Ma、51.4 Ma、56.0 Ma、86.8 Ma,测年结果小于成岩年龄98~92 Ma,表明样品经历完全退火以及部分退火,记录的是后期构造隆升-剥蚀时间。基于AFT、AHe年龄及AFT长度进行AFT时间-温度反演模拟,并利用年龄-封闭温度法计算获得样品冷却速率介于0.18~4.39℃/Ma,隆升速率介于5.9~146 m/Ma,剥蚀量介于1.3~1.8 Km。初步认为昆仑关岩体形成之后在102~94.3 Ma经历了极快速的冷却过程,随后在63.3~51.4 Ma和33.6~20.1 Ma先后经历两次快速隆升冷却过程,对比区域构造事件,认为后两次隆升可能与印亚板块碰撞侧向挤出和哀牢山-红河剪切带的左行走滑关系密切。利用本文计算剥蚀量对比区内锡多金属矿床、锌铜矿床成矿深度,初步推测研究区锡多金属矿体已遭受部分剥蚀,锌铜矿矿体被剥蚀程度较小或未被剥蚀,深部还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