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持社会稳定,始终是我国的一个重大课题。把“饭碗”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是当前乃至以后相当长时期,都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国家为了稳定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耕地保护制定了系列相关政策,采取了系列工程、生物措施,最终为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保证粮食生产、实现全国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提供有力措施。同时,重庆既是粮食产销平衡区,又是南方稻作示范区,还是统筹城乡配套试验区。但是,重庆当前人均常用耕地仅约0.65亩,中低山面积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5.98%,全市山地、丘陵和台地、平坝的面积比又为76:22:2。受此复杂地形因子影响,存在土地细碎度大、耕地质量低、生产条件差、粮食产量不高、基础设施不足、后备资源匮乏等问题,值此,提高耕地质量,增加粮食产能,打造基本农田的目标任务亟待解决。因此,本文作者带着:基本农田的位置在哪里?建设难度与时序又如何?可用哪些关键指标去验证?建设后的效应到底怎么样?环环相扣的四个问题。以重庆市垫江县为例,通过采用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为基础→基本农田的差别化建设为操手→近30年基本农田的土壤碳增汇为验证→基本农田建设后的综合效应评价为总结等,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创新做好耕地保护的同时,透过土壤碳(C)汇管理的视角,去研究减缓和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以期为重庆乃至西南山地丘陵区,在下一步基本农田建设中,实现即能做好耕地保护,同时又能推进土壤碳(C)汇管理的“双目标”路径,建立合适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获取成果如下:(1)永久性基本农划定(1)在垫江县基本农田划定的过程中,以下四个指标:灌溉保证率、降雨量、交通和农村居民点辐射,拥有明显的自身优势。自然条件中,灌溉保证率和耕地连片性的综合权重最大。土壤质量中,土壤有机碳在层次分析法下权重最大。距离条件中,入选耕地受城镇的辐射作用明显、区位优势突出。(2)基本农田划定的主要参考为:灌溉保证率>耕地连片性>城镇的辐射>土壤有机碳的重要程度。入选耕地的重点型、适宜型、调控型、后备型等级中,在数量统计和空间格局上,呈现出各自的特定差异。约束条件下的调出中,基层更多的选择是优势耕地(即重点型和适宜型),最终划定成果在符合政策规定的基础上,其适宜型和调控型的面积比例增大,重点型和后备型的面积比例减小。(3)第三章节中,构建的多目标决策模型体系方法,适宜于西南山地丘陵区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划定,能够实现“保耕地红线、保经济增长”的双目标,为下一步西南山地丘陵区的补划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2)基本农田差别化建设(1)垫江县基本农田的综合质量,在空间上呈显著区域差异性,质量较高的主要位于明月山、黄草山和鹤大台地围成的槽谷区。难度系数宏观格局上,同基本农田质量综合指数呈现出很好的对应性,但在细部差别上,质量综合指数与建设难度系数又不存在一一对应的空间关系。证明,在总体格局上,耕地质量的综合指数控制着基本农田建设的难度系数。(2)建设区的设置,不仅要根据建设时序的先后安排,还要兼顾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考虑到资源禀赋、立地条件、基础设施、区位条件及产业发展、经营主体的差异,将基本农田的差别化建设划分为三个大区:西部明月山下边缘区的渝巫路沿线,服务于多功能农业发展区。明月山-黄华山所夹的槽谷区,服务于标准化粮油基地区。以鹤大台地为中心的高滩河右岸,服务于立体循环农业区。(3)基本农田的差别化建设,必须同时兼顾好资源禀赋、立地条件、基础设施、区位条件及产业发展、经营主体的差异性,不能就建设而论建设,否则,就不能很好地整合和协调各资源要素的发展。(3)基本农田土壤碳增汇(1)基本农田socd在1980s和2011年均低于非基本农田,不同截面年份间socd净增量的表现态势为:基本农田>非基本农田。在不同土壤类型中,基本与非基本农田socd的增减量,均主要体现在水稻土和紫色土。在1980s和2011年,基本与非基本农田socd和soc储量,均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尤其socd更为明显。基本农田soc储量的空间分布以“山”字型形态为主。(2)近30年基本农田socd年均增速率(79.56kgha-1yr-1)高于非基本农田的(68.99kgha-1yr-1)。基本与非基本农田的固碳、相对平衡和丢碳的面积比,未呈现出显著的差异。影响近30年基本与非基本农田socd年均变化速率的主要因子,是socd1980s>全n密度>c/n比,可见地形因子和土壤管理因子的影响较小。其中,socd1980s有负影响作用,全n密度和c/n比则恰恰相反。(3)基本农田socd的增幅,高于非基本农田。证明研究区基本农田的位置确定,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科学性,也证明在土壤碳增汇层面上,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加大对基本农田的建设与投入,切实取得一定的效应。(4)基本农田效应评价(1)垫江县基本农田建设前后的工程实施效果较为显著:在项目区水平,建设后耕地连片性、道路通达度、排灌条件、景观生态功能等的提升较为显著。在县域尺度上,建设后的综合效应均较建设前有较为显著的提升,尤其是高滩河右下方的鹤大台地区综合效应较为显著。(2)基本农田建设后耕地连片度、耕地破碎度、道路通达度、灌溉保证率的空间变异性增加较为显著,与其他指标相反的是,道路通达度、路网密度、林草地比重的差异性程度略微降低,而农民满意度的空间变异程度明显降低。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主要是立地条件、基础欠账、产业发展等所决定的,未来基本农田建设时一定要考虑这些因素来进行选址。(3)基本农田建设的差别化与效应的差别化、均质化兼顾,是建设选址与效应评估中需要着重考虑的,这一科学认识可为纠正目前建设的遍在性思路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