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脊柱外科最严重的创伤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性的特点,SCI后促进神经的再生与修复始终是此领域的研究重点。生长锥塌陷抑制轴突的延伸是SCI难以恢复的关键问题,如何促进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改善抑制轴突再生的微环境已成为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热点。有文献报道肌动蛋白丝和微管构成的细胞骨架在神经生长和生长锥导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NMⅡ位于RhoA/Rock信号通路的下游,激活态的NMⅡ通过调控细胞骨架结构促进了生长锥的塌陷,抑制轴突的延伸。同时有研究发现基因沉默或化学药物抑制NMⅡ可以明显提高哺乳动物细胞的生存能力。因此本课题拟通过制备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研究基因沉默NM Ⅱ通过工程化调节生长锥结构对损伤局部轴突再生的影响及对神经细胞存活能力的影响,并通过功能评分评估对大鼠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方法:将雌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siRNA注射1组(A组)、siRNA注射2组(B组)、空载体对照组(C组)和空白对照组(D组),每组10只。利用Impactor Model-Ⅱ脊髓打击器制备大鼠脊髓胸10(T10)损伤模型(10g×25mm)。损伤后大鼠进行正常护理和饮食。构建慢病毒载体用以体内沉默NMII。伤后8W处死动物,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各分组NMII表达水平,与体外实验形成互相参照,评价体内NMII基因沉默效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神经元及胶质细胞存活情况(NF200、GFAP)。采用western-blot技术观察轴突再生情况及突触连接形成情况(NeuN、SYN),结合BBB评分评价NMII基因沉默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的影响。研究结果:成功构建慢病毒载体,siRNA注射1组在大鼠体内沉默NMII A的效率高达95%以上;siRNA注射2组沉默效率约为60%。伤后8W处死动物,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siRNA注射1组神经元(NF200)、轴突(NeuN)及突触连接(SYN)数量明显较其他3组高(p<0.05),而星形胶质细胞(GFAP)染色阳性率在4组间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BBB评分显示siRNA注射1组大鼠的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明显较其他3组优(p<0.05)。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基因沉默NMII能显著提高神经元细胞的存活和再生能力,同时能促进轴突的延伸,从而形成更多的突触连接,促进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但其并不能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